運城盬街LoGo設計大賽評選結果揭曉
河南洛陽谷黨偉等8人分獲最佳設計獎、優秀設計獎和入圍獎
運城晚報訊(記者 薛俊)9月14日,運城盬街LoGo設計大賽評選結果揭曉,來自河南洛陽的谷黨偉獲得大賽最高獎最佳設計獎,其他7人分獲大賽優秀設計獎和入圍獎。
運城盬街是運城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的運城全域旅游新標地,是宜居、宜游運城的新名片。為了使盬街的市場形象更清晰,更具有傳播性和影響力,由運城市盬街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運城晚報》和運城市平面設計協會聯合主辦了這次大賽,并于7月10日至8月10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盬街LoGo設計大賽”征集活動。
本次大賽得到了全國專業設計師及業余愛好者的積極響應,短短1個月,共收到來自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廣州、洛陽等30多個省市及本地的參賽作品254件。組委會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邀請來自文化、設計、商業及企業等領域的10位專家組成評委會,經過初選、復評、終評3個階段評選。其中,于8月13日進行了初評,確定了49件入圍作品;于8月18日進行了復評,評選出8件擬獲獎作品,后經組委會通知相關作者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完善;于9月14日進行終評,來自河南洛陽的谷黨偉獲最佳設計獎;浙江杭州的張遜、河北廊坊的龐潔獲得優秀設計獎;山西的劉云龍、山西運城的王瑜、山西的張英波、山西的韓子龍、廣東的燕英標獲得入圍獎。
本次大賽參與人員之多、范圍之廣、質量之高是歷年來設計大賽少有的。
最佳設計獎 谷黨偉
◆點評:該作品整體外圓內方,主體設計元素用盬街拼音首字母“GJ”抽象化地表現運城盬街特色風貌,地域屬性明晰。該設計的外觀猶如張開的雙臂,守護著盬鹽的滋養,又似一枚錢幣,體現了盬街在現代文旅融合進程中古今文化輝映的商業特性,信息傳達明確。古紅色外觀懷抱寓意商賈的金色,洋溢出傳承鹽文化、繁榮大運城的時代氣場。整體設計簡潔,主題突出,視覺沖擊力強,具有較強的識別度和惟一性、易于應用傳播。
優秀設計獎 張遜
◆點評:該作品通過傳統金石篆刻的手法,將“盬”與古建符號抽象融合。圓滿祥和的造型,瞭望古中國生生不息的演化履痕,展現了盬街必將成為運城對外交流、傳承地域文化的地標性窗口。設計采用品牌紅為主色調,讓我們感知盬鹽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血脈胎記和基因密碼。
優秀設計獎 龐潔
◆點評:該作品以“盬”為設計元素,將一勺鹽進行圖形置換,點明“盬”之內涵,外形的4個半圓寓意中國結造型,彰顯傳統文化特性。該設計簡潔直觀,寓意鮮明,但設計處理尚顯概念與直白,缺少藝術化的表現,整體感覺品牌塑造成熟度不高。
入圍獎 劉云龍
◆點評:該作品將七彩鹽湖與“盬”相融合進行創意,以正負形處理的手法,巧妙地用象征盬街牌樓的抽象線條分割七彩鹽湖,并將武圣關公圖形嵌入其中,體現出了運城深厚的文化生態和人文底蘊。但該設計創意點不聚焦,“盬”之文化承載與關公文化內涵缺少邏輯層面的契合,關公文化植入此設計是否合適有待商榷。
入圍獎 王瑜
◆點評:該作品讓人眼前一亮,一個極具商業形態的青春符號鮮活而生動。錢幣、古建及器皿蘊藏著一個“盬”字,是眾多以“盬”為創意切入點作品中最具設計感的一件作品,但該設計在線構成的組織、疏密、張合處理上有待進一步完善,尚有一定的修改完善空間。
入圍獎 張英波
◆點評:該作品用抽象的“盬”字符號化地將單褐色圓形分割成片片鹽田,好似銘刻出了鹽文化的歷史印跡,較好地呈現了運城鹽池地域屬性和文化底蘊。若能植入關聯性商業筑塑理念,更能彰顯盬街內在氣質與品牌架構。
入圍獎 韓子龍
◆點評:該作品以現代設計的手法將“盬”字拆入四塊象征鹽湖的圖形中,銘刻出“盬”與鹽湖密不可分的文化烙印。干練的線條、明快的對比,讓人感受到運城盬街是一條年輕、時尚、有內涵、有品位的文化商業街。
入圍獎 燕英標
◆點評:該作品以組合色調為基礎,以現代時尚的表現手法,展現了歷史運城、時尚盬街的唯美風韻。優美的生態山水、飛鳥、建筑體現了區域和諧,動感弧線烘托的人文精神彰顯了時尚盬街的發展活力與文化魅力,徐徐展開的畫卷,突顯了鹽文化、關公文化、德孝文化、旅游觀光、商業購物為一體的全域旅游新標桿,若作為盬街輔助延展圖形使用也許更好。
點評專家段志勤(運城市平面設計協會主席、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