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作為第九屆巴人文化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巴中城市形象標識和市樹市花發布會舉行,現場發布了全新的巴中城市形象標識以及市樹市花。
城市形象標識是一個城市的“身份證”,是一個城市有區別于其他城市的視覺符號,重在體現城市精神風貌、城市文化內涵、市民精神氣質和共同價值追求。全新的巴中城市logo以紅綠為主色調,紅星體現巴中革命老區政治地位,“巴中”綠色字樣凸顯巴中優良的生態環境,充分彰顯巴中紅色、綠色資源優勢。logo圖案穩重端莊、寓意高遠,象征著巴山兒女對黨忠誠,永遠聽黨話、跟黨走,以及努力奔跑、奮力前進的勇氣和決心。
市樹市花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不僅能代表一個城市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而且對帶動城市相關綠色產業的發展,提高城市品味和知名度,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自今年5月28日巴中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發布《巴中城市精神表述語、城市形象及旅游宣傳語和市樹市花名稱征集公告》以來,投票總數已逾90萬,吸引到線上線下眾多市民廣泛參與。通過組織專家組10余次討論,優中選優,最終選定“巴山水青岡”為巴中市樹,“杜鵑(映山紅)”、“蘭花(巴山春劍)”為巴中雙市花。
下面跟著小編
一起去看看吧~
巴中城市形象標識(logo)
巴中城市形象標識(logo)設計嚴謹、色彩亮麗,紅綠為主色調,紅色為政治本色,綠色為生態底色,圖案下部“中國巴中”和英文字母厚重大氣,使整體圖案穩重端莊、寓意高遠。
logo中的紅星體現巴中革命老區政治地位,“巴中”綠色字樣凸顯巴中優良的生態環境,充分彰顯巴中紅色、綠色資源優勢。厚重的紅色五星圖案與奔放的綠色“巴中”字樣寓意巴山兒女在努力奔跑、奮力前進,一靜一動、互相輝映、相映成趣。
整個logo構思巧妙,草書“巴”字,上部為“中”,合為“巴中”,作為城市標識,具有唯一性和辨識度;下部為“心”,與上部“中”字組成忠誠之“忠”,象征巴山兒女對黨忠誠,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巴中之“中”位于紅色五星之中,寓意巴中身在祖國懷抱,位于華夏中央。
市樹、市花
水青岡是珍稀樹種,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1978年,四川省林業勘察設計院教授級高工楊欽周在南江沙河河壩發現并命名了巴山水青岡。這是四川、湖北、陜西、重慶四省市交界處的特有植物,集中分布于大巴山海拔1300-1900m的范圍內。帶有“巴山”二字,巴山水青岡在巴中集中成片分布,達到70余平方公里以上,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同時,該樹種也是光霧山最主要的紅葉來源,是構成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巴中市光霧山5A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能體現了巴中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巴中人民勤勞勇敢、堅韌不拔精神。
杜鵑又名“映山紅”,與巴中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屬性交相呼應。雖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但在巴中分布區域廣,尤其是光霧山景區,杜鵑密林長達20余平方公里。每逢花期,爛漫絢麗的杜鵑花映紅了大巴山的每個角落,仿佛是巴山兒女銘記紅軍豐功偉績、期盼紅軍重聚巴山的熱忱之心,如同紅歌《映山紅》里傳唱的那樣,“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所以,杜鵑(映山紅)意為紅軍之花,代表巴中厚重的紅色文化,體現了巴中兒女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
自古巴山多仙草,巴中盛產蘭花,品種多類、名品頻出,尤其是巴山春劍馳名中外。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里,紅軍總醫院設在通江縣王坪村,紅軍將領張琴秋帶領女戰士抽閑采來蘭花置于傷病員的案頭,挖回大叢蘭花植于醫院前院后壩,以此給傷病員創造一個清馨,舒適的養傷環境,讓他們早日康復奔赴戰場。因此,芝蘭入室,戰地飄香,在巴中代表了潔致脫俗、堅貞不渝的革命精神,象征著巴山兒女不畏欺凌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
全新的城市形象標識和市樹市花
是巴中嶄新的名片
充分表達了巴中加快建設
“三市兩地一樞紐”
奮力實現后發趕超振興發展的決心
城市形象標識和市樹市花
也將駕起一座相互交流的新橋梁
期盼大家與巴中共同開啟一段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