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非常感謝各位媒體同仁參加聊城日報社形象標志(LOGO)揭曉新聞發布會。下面,我將此次形象標志(LOGO)征集活動情況作一介紹。
一、征集背景
2021年5月份以來,聊城日報社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宣傳部的關心指導下,牢記使命,迎難而上,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勇氣全面深化改革,以滾石上山的攻堅精神加快媒體融合,努力建設一流新型主流媒體,壯大主流輿論陣地,發揮黨媒應有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聊城日報社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順應新時代新形勢,遵循媒體發展規律,守正創新,果斷轉型,邁出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步伐,打開了“報網端微屏”一體發展的新格局,報社的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不斷增強。報社通過體制改革、機構重整、人員重組、制度創新涅槃重生,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報社員工的思想觀念、工作理念、戰略格局和黨媒情懷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精神面貌和各項事業都日益向上向好。
為了更好地展示聊城日報社的新形象、新風貌,塑造聊城日報社新的品牌形象,2021年8月,報社決定面向全國有獎征集報社形象標志(LOGO)。
二、征集情況
2021年9月1日,聊城日報社在旗下《聊城日報》、《聊城晚報》、聊城新聞網、掌中聊城客戶端、聊報視頻號等媒體刊發了聊城日報社形象標志(LOGO)征集活動啟事,全國新聞界、藝術設計界和社會各界紛紛轉發轉載聊城日報社的LOGO征集活動啟事,引發強烈反響,投稿也非常踴躍。原定征稿截止日期為2021年10月15日,后來應全國各地設計者要求,把截稿日期延長至10月底。
本次報社形象標志(LOGO)征集活動共收到516件應征作品,應征作者來自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涵蓋專業創意設計機構、團體、大專院校、自由人設計師、設計愛好者及熱心讀者、市民等各個群體。
聊城日報社邀請聊城大學、聊城市社科聯、聊城職業技術學院、聊城市美術館、聊城市攝影家協會、聊城市博物館的專家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資深品牌設計師等組成9人的專家評審組,于11月19日和11月27日在聊城市融媒體中心對應征作品進行了初評和終評,專家在評審過程中進行了充分討論,既注重政治性、文化性,也注重藝術性、實用性,注重原創性、獨特性,在眾多作品中優中選優。專家評審組根據評選辦法、評審要求,經過反復醞釀、比較和討論,評選出5件入圍作品和25件優秀作品,從5件入圍作品中評選出1件擬采用的中選作品,并集體研究提出了修改建議,向設計者進行了反饋。這件作品的設計者根據評審專家的修改意見進行了修改。1件中選作品、4件入圍作品和25件優秀作品分別征求了市委宣傳部領導、宣傳文化界同仁、聊城日報社老同志和部分市民代表、網民代表的意見,根據大家所提意見又請中選作品設計者對作品進行了微調,讓標志更具現代感;對作品釋義進行了修改,讓表述更精準更凝練。
大家好!作為聊城日報社形象標志(LOGO)征集活動評審委員會成員,我為大家闡述一下此次中選的形象標志的釋義。
1.黨媒屬性。標志的主體色彩為紅色,紅色是黨媒的鮮明政治標識,彰顯了聊城日報社的黨媒屬性、黨報特色,也表達了聊城日報社對紅色根脈的傳承、對黨報初心的堅守和在新時代弘揚優良傳統、高舉黨媒旗幟、鍛造紅色氣質的使命擔當。
2.全媒特征。標志像一張打開的報紙,又像一個大屏和小屏的組合,意味著聊城日報社已由單純的紙媒發展成為融“報網端微屏”為一體的全媒體平臺,象征聊城日報社落實移動優先戰略、意氣風發地走上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新道路。
3.地域特色。標志是聊城兩字的首字母“LC”的抽象化變體造型。
4.時代印記。標志也是“0”和“1”兩個數字的有機融合,折射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時代特征,展現了聊城日報社緊跟數字時代脈搏、建設一流新型主流媒體、奮力實現從“0”到“1”革命性突破的雄心壯志。
5.開放理念。標志借助“敞開的門、打開的窗”的門窗意象,體現了聊城日報社新聞傳播、對外宣傳的窗口形象和開門辦報辦網辦新媒體的價值追求、開放理念。
6.未來指向。標志的第一直覺構成翅膀的意象,寓意聊城日報社正在守正創新、破繭成蝶、涅槃重生,定會展翅翱翔、向上向好、創造美好未來。
7.象簡意豐。標志采取極簡主義的扁平化設計,十分簡潔,但耐人尋味,能夠從中領略無限想象,從不同視角解讀出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