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首字母"M"化身萬卷圖書鑄成的高樓,圖形右半部分三層結構,與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三大專業相對應,左半部分向上延申的線條,體現學院以三大專業為依托,開拓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的治學宗旨;
三、方案形似芯片多層3D堆疊結構,多道細線取意集成電路中的MOSFET管和多種材料制備器件,與學院獲批的國家“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基礎三維無源元件的單片高集成度自卷曲技術”相契合,意為微電子學院將在服務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防范化解“卡脖子”技術上不斷做出創新。
四、方案整體線條流暢,色彩鮮明,結構勻稱,主題簡潔,科技與人文融通,古典與現代兼具。色彩采用深、淺兩者藍色,象征寧靜、深邃、高遠,寓意學院師生海不揚波靜水深流的博大胸懷,充分體現學院辦學思想和文化底蘊,同時全面彰顯學院朝氣蓬勃的發展前景,和嚴謹踏實、教書立德、勵志的育人理念。設計者:周鑫月、向若冰、付雨曼
設計思路:本院徽整體形狀為圓形,分為外圓環和內圓環。外圓環上半部有“合肥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白色大字,下半部有"SCHOOL OF MICROELECTRONICS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英文。內圓中心有三個"U"形,共同組成的"M", 為"Microelectronics"的首字母,"M"內部組成"e" 。每一個"U形"上均有兩個圓圈,代表電子。整個"M"代表芯片內部集成電路結構。淺灰色彎折的直線環繞在"M"外部,同時與位于內外圓連接處的淺灰色電路板相接。該院徽結合了微電子學院的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三個專業元素,應用了這三個專業知識與技術研發制造出的芯片連接在電路上,控制計算機,為計算機強大的功能提供基礎,寓示著微電子學院全體師生為國家芯片技術做出自己的貢獻的堅定決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體現了微電子學院全院師生強"芯"報國之志。設計者:劉心琪,茆芹
設計思路:該院徽以“微電子”的首字母“W”為中心,用代表分別代表線路和節點的線條和菱形為組成元素,形成對稱結構,同時仔細看周圍,還可以看出充電接口和小人的樣式,突出學院專業屬性,也寓意著以后會為科技和芯片事業注入能量。設計者:唐亞龍
設計思路:該院徽以球形為基礎,穿插集成電路的標志性元素,主體部分是被行星圍繞地球旋轉的形態,同時主體圖形類似字母e,象征電子。集成電路元素體現出微電子學院的學術方向,背景中粗細不同的線條體現出微電子學院的科學研究不斷深入、永無止境。以“行星”喻人,圍繞一個中心環繞,體現出微電子學院的學生對學術的追求矢志不渝,秉持初衷,工業報國的宗旨。行星環繞的動態視覺效果表現出無限的活力,也寓意著微電子學院的未來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貳
院訓方案
二等獎
精進知微,芯懷宙合
說明:“精進”取自《漢書·敘傳上》:"乃召屬縣長吏,選精進掾史,分部收捕。"表示銳意求進。“知微”取自《國語.晉語》:“敏且知禮,靜以知微。”表示洞察精微的道理。“宙合”取自《管子·宙合》:“宙合之意,上通於天之上,下泉於地之下,外出於四海之外...”“宙”表示時間,“合”表示空間。前半句從“才”的角度出發,指出同學們要銳意進取,攫取每一處細小的知識。同時集成電路由數以億計的晶體管構成,元件尺寸小,“微”也象征學院特色。后半句從“德”的角度出發,既可以理解為同學們志向高遠,也可以理解為小小的芯片內蘊含了人類有史以來智慧的結晶。前后兩句,“知微”與“宙合”形成對比,表示同學們要“德才兼備”,既要掌握課內本領,又要擁有全球視野家國情懷,為了人類的幸福而奮發向上,建功立業。
作者:繆子浩
單位:合肥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19-1班
見微知著,格物創新
說明:見微知著,出自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故圣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意為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這里指學習研究時,要以小見大,專注于細節,從點滴做起,身體力行,最終達到整體的完善。這里的“微”,還特指“微電子”。“格物”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之,知至而后意誠。”意指想要獲得知識,就要研究事物的原理,知道了事物的原理,意念才能真誠。其中“格物”之“物”,還指微電子所屬的物理專業。“創新”提煉自學院工科背景下對師生創新精神的要求,意在引導師生要緊密結合學院工科特點,致力勇于創造、善于求新、樂于創新,把創新精神發揮至極致。圍繞區域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聚焦學院的芯片領域,迎接行業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其中,“創新”之“新”與“芯片”之“芯”同音,突出了學院的主要科研方向。
作者:杜非純
單位:杜非純廣告創意工作室
三等獎
探微馳電,仰高鉆堅
說明:出自于《史記·孔子世家》“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大意為:“在微電子領域探索,仰視科學的高峰,鉆探前沿技術的奧秘。”
化用學院名稱,能夠起到警醒學生的作用,更有展望行業光明未來的寓意。
該院訓寄托了對學生未來的美好祝福、對共和國微電子行業的希望、對人類科技獲得長足發展的祝福。同時便于記憶、朗朗上口,方便學生之間傳頌、互勉。
作者:郭健宏
單位:合肥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微電20-2班
窮理盡微,日芯月異
說明:窮理盡微,選自吳質《答魏太子箋》:“發言抗論,窮理盡微”一句,指系統深入地研究事物的原理,以達到精深奧妙的境地。象征著微電子學院的治學嚴謹,學問深厚。同時也切合了微電子學院的“微”字,表明本學院研究方向為微電子行業。
日芯月異,既象征著微電子學院的主要研究產品是芯片相關,在芯片研究上日夜進取,取得突破。也體現著微電子學院學風良好,每日都有新氣象,月月都有大進步
作者:楊力維
單位:合肥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
見微知著拓芯賦能
說明:“見微知著”把微電子的特征嵌入其中,展現了微電子學院師生見到事物的萌芽,就能預見到事物的發展趨勢,突出了微電子學院師生敏銳的洞察力和巨大的創新精神;“拓芯賦能”緊扣電子主題進行創意,引領學院人勇于創新,創新是學院發展的推進器,是發展的生命力,通過不斷的創新掌握科技的核心競爭力;“賦能”即通過不斷創新,讓學院永遠煥發生機,讓學院的發展具有可持續性。“拓”“賦”“見”“知”具有動感與活力,展現了學校煥發的生機,與微電子學院給學校發展帶來的不竭的動能相契合。
作者:章邦洪
單位: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康山街道東坡路518號
集成廣益,微芯向學
說明:“集成廣益”是成語“集思廣益”的變形化用。“集思廣益”多用作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其中“思”意為“思想,智慧”。此處換為“成”,意為“成果,成績”,即全院匯集所有人的成績共同努力發展。且“集成”同時隱含了院中專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微芯”隱含院中專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諧音“微心”。“微芯向學”即縱使資歷尚淺、能力輕微,也要篤行致遠、立志向學,方能無愧于自己的青春年華,學有所成,報效祖國。
作者:李宇卓
單位:合肥工業大學文法學院
"工"耕不輟,圓國"芯"夢
說明:"工"耕不輟,原為躬耕不輟,表示身體力行,努力做事情,從不停歇。此處取"躬"的諧音字"工",結合本院學科特色,表示全院師生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學習鉆研工業知識與技術的決心與毅力。圓國"芯"夢中的"芯",諧音"心",表明微電子學院在中國芯片技術卡脖子的形勢下,秉持強芯報國之志,為全院師生心中、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FD6Si-vxcbgSgHM5y--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