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石竹山景區傳播影響力,充分展示石竹山景區文旅形象,3月18日,石竹山景區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石竹山景區LOGO”設計方案。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響應,先后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投稿作品315件。這些作品風格多樣,既有傳統山水意境,也有現代創新理念,充分展現了石竹山的自然之美與文化之韻。
石竹山景區管委會衷心感謝所有投稿者對石竹山景區發展的熱心關注!在收集匯總所有投稿作品后,石竹山景區管委會聯合石竹夢鄉旅游有限公司,先后邀請市文體旅局、市旅游發展中心、市文化館、市美術館、市美術協會以及不同年齡段的文化藝術從業者代表,經多輪反復推敲,最終從315件作品中遴選出6件入圍作品進入公眾投票環節!
1
設計理念:
標志以“S(石)”、“竹”和印章為創意點,并融入祥龍、竹葉、青山綠水、古建筑、飛鳥等元素。
字母“S(石)”、漢字“竹”、山形體現了石竹山的地域性,印章字“石竹山”更加體現了石竹山地域文化旅游特征,飽滿的竹葉、不規則石形體現石竹山翠竹滿山與奇石嶙峋,祥龍寓意石竹山景區旅游事業龍騰、輝煌,青山綠水體現了石竹山景區秀美的自然山水風光和宜人宜居宜游的自然生態環境,古建筑體現了石竹山眾多的觀光勝景,飛鳥體現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寓意展翅高飛,印章體現了石竹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竹葉、祥龍和古建筑組合形似一個“夢”字,體現石竹山是“夢文化的發祥地和傳承地”,享有“中華夢鄉·石竹仙山”美譽。深淺綠色、藍綠漸變色的運用讓人置身于石竹山綠色優美的自然環境中。
場景應用:
2
設計理念:
該標簡明扼要,以石竹山景區山形為基本設計元素,形象、簡潔、明快,凝練概括,具有強烈的沖擊力和直觀的整體美感、有較強的藝術性、感染力和時代感。
標志簡潔而富有特色及內涵、易識別易應用、從而最大程度起到推廣作用。
場景應用:
3
設計理念:
石竹山景區的形象LOGO設計靈感源自其因翠竹滿山與奇山嶙峋而得名的由來,以此為創意出發點融合竹節與漢字“山”的意象,構成一個全新的視覺符號呈現而來。
LOGO以流暢而抽象的線條,勾勒出竹節獨有的韻律與生命力,邊角處則以棱角分明之態詮釋了“石”之堅毅,寓意著石竹山亙古沉淀的渾厚氣度及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竹節融為一體,形成石竹共生的理念。“山”為魂,“石竹”為脈,兩者構建起自然與人文的雙重敘事。
LOGO整體呈漢字“山”狀,以當代極簡美學重構,兩側與中心的竹節高低各不同,營造空間感與層次,隱喻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既是“山”,又是“M”,象征著石竹山作為“夢文化的發祥地和傳承地”,載著“中華夢鄉·石竹仙山”的美譽。
竹節向上生長的姿態,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頑強與不屈,也傳達著人類對自然之美的無限憧憬與追求,作為一張嶄新的名片,邀各地游客聚集于此,共赴一場關于自然、文化與夢想的盛宴,敞開懷抱,等待著每一位旅人的探尋與發現。
場景應用:
4
設計理念:
整體設計通過山水與人文元素的交融,將石竹山的自然之美與祈夢文化的哲思相聯結。波光映射的抽象處理,暗喻夢想如湖光般虛實交織,呼應“中華夢鄉”的主題,傳遞出“山水育夢,心誠則靈”的意境。
LOGO以現代簡約手法詮釋傳統文化,兼具辨識度與藝術性,為石竹山景區打造了獨特的視覺符號。
石竹山景區LOGO以“中華夢鄉,石竹仙山”為核心概念,巧妙融合山形、進山大門與鯉魚湖三大元素,傳遞出自然景觀與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
主色調選用“石竹綠”,靈感源于石竹的蒼翠,既突出自然生態,又賦予品牌獨特的視覺記憶點。綠色漸變象征生機與仙氣,強化“夢鄉”的神秘感。
山形輪廓:LOGO主體以石竹山的自然山形為骨架,線條簡潔而富有韻律,既體現山的巍峨,又暗合“仙山”的飄渺意境,呼應“石竹仙山”的定位。
進山大門:山形中嵌入抽象的進山大門造型,象征景區入口的儀式感,同時隱喻“祈夢文化”中“入門得夢”的傳統,體現非遺文化的傳承。
鯉魚湖波光:山腳處通過漸變的波紋線條表現鯉魚湖的粼粼波光,既描繪湖景的靈動,又借“魚躍龍門”的吉祥寓意,暗合祈夢文化中對美好愿景的寄托。
場景應用:
5
設計理念:
本LOGO以“石竹山”三個字為設計元素,用當代視覺設計語言,將三個字自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現代感的視覺符號,不但表達了石在山上,竹生石中,山石一體的自然趣味,還體現了LOGO與石竹山景區的綁定關系,同時又融合了道教文化中最具特征的圖形符號,傳遞了石竹山作為道教名山的文化底蘊。
本設計視覺語言統一,細節變化豐富,整體風格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達成平衡,不僅凸顯石竹山“道家文化、生態自然、精神寄托”的核心特點,也展現了石竹山景區“自然與人文共生”的獨特品牌氣質。
本LOGO用全球通行的視覺語言,以“少即是多”的設計手法凝煉文化符號,用簡潔圖形承載厚重內涵,強化了“看一眼即識石竹山”的傳播效能,利于品牌識別系統的建立。
本設計嚴格遵循比例關系,在遠距離、小尺寸場景下仍能快速識別,確保在戶外標牌、數字屏幕及文創產品中均保持視覺一致性,滿足線上線下多種媒介傳播需求。
整個方案符合“國際化、年輕化、專業化”的品牌特征,具備高辨識度、強傳播性與長生命周期的品牌價值。
場景應用:
6
設計理念:
以“祈夢仙山”為魂,LOGO取“夢”字之形,以抽象筆觸勾勒虛實相生的仙氣輪廓。核心輪廓如裊裊清煙升騰,似夢非夢,暗合道家“陰陽相生”之境——留白處為虛,象征夢境的縹緲空靈;綠色處為實,呼應道場的沉穩底蘊,虛實交織間,既現石竹山“祈夢圣地”的文化內核,亦傳遞“凈心尋仙”的精神意象。
色彩以竹為韻,選用竹青至雪白的漸變體系:蒼綠如修竹挺翠,扎根塵世煙火;素白似云端幻境,引渡虛妄之念。漸變流動間,既顯自然生機,又喻“從俗入凈、由實向夢”的祈夢歷程,賦予視覺層次以哲學深度。
整體造型摒棄繁復,以極簡線條構筑高級意境,觀之若仙人揮毫、云氣漫卷,第一眼即落“凈、仙、夢”三字精髓——凈在心,仙在韻,夢在魂,于方寸之間,納千年道場的靈秀與哲思,啟觀者對“夢與現實、形與神”的無限遐思。
場景應用:
Now
動動你的手指
為你喜歡的作品pick一票吧!
截止時間:6月30日23:55
公眾投票占比10%
作品展示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imSfaedE4_RHkiwIBj1k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