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星星年度詩歌獎”
圖片2021
5.19
星星
2021年5月18日下午2時30分,由《星星》詩刊社、成都文理學院主辦的“2020中國·星星年度詩歌獎”頒獎典禮在成都文理學院隆重舉行。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四川省作家協會二級巡視員羅勇,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成都文理學院董事長劉學民,校長喻洪麟,黨委書記高華錦等校領導出席。《星星》詩刊全體編輯、成都文理學院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獲獎者、媒體朋友和師生代表參加典禮。
名單公布
圖片
成都文理學院董事長劉學民
劉學民代表成都文理學院致詞,他講到成都文理學院與《星星》詩刊攜手合作傳播詩歌文化,轉眼已經十四載。雙方始終堅持關注和扶持文學類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加強雙方文學類方面科研、教研的合作與交流,聯手打造校園文學品牌,持續推進“一校一刊”合作。至今,“中國·星星年度詩歌獎”“中國·星星大學生詩歌夏令營”“中國·星星年度詩歌精選”等活動,已成為中國詩壇、四川文化界的三大文化名片。這些均印證了成都文理學院與《星星》詩刊這十四年的努力和堅持。
圖片
圖片
《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
《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宣讀“2020中國·星星年度詩歌獎”獲獎名單及授獎詞。
授獎詞
星星詩刊雜志社
圖片
星星年度大學生詩人獎——焦典
焦典的《加減乘除》從生活小孔中窺見成長哲理。語言平白自然,意象綿密卻又和諧整齊。情節鋪陳遞進,情緒收放自如,營造出一個完整的詩歌意境,升華出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生的主旨。她的詩歌特別注重日常生活的倫理溫情,詩歌結構恰似小說,通過語言表達,娓娓道來,傳遞出詩人細膩而敏感的觸角。鑒于此,我們將2020中國·星星年度大學生詩人獎授予焦典同學。
圖片
星星年度詩評家獎——耿占春
耿占春是一位嚴謹的歷史還原者,他在《穆旦的詩:作為一部傳記》中,以史家的刀筆在文本中打撈生命真實,以小說家的結構鋪層批評節奏,同時又遵循詩人創作的時間肌理,行云流水地串聯起穆旦詩歌的宏大版圖。筆端大氣磅礴,精神一以貫之。在更為紛繁的觀念史中,以清醒睿智的態度實現了穆旦智識生活的疏理,并通過一種探索性的批評手法厘清了歷史的冗雜,在共情想象下進行學院式謹慎論證,最大限度還原了穆旦詩歌的真實現場。鑒于此,我們將2020中國·星星年度詩評家獎授予耿占春先生。
圖片
星星年度詩人獎——張燁
張燁孜孜以求、深耕詩壇半世,緊貼當代詩歌現場。在她的《張燁近作選》中,變幻的詞匯化解出日常生活的碎微,陌生化的意象捕捉,重新構造出獨特的“海派”色彩和個人氣質。她銳意的發現和深沉的思索,通過語言的立體雕刻,把生命的體驗提煉出來,熔鑄為具有強烈暗示性的象征意象,使詩情得以感性顯現。張燁的詩是賦予生活美好的轉換,以及對生活深刻的感悟。她以自己為圓軸,在生活中堅守對詩歌審美的信仰,在創作中探索對詩歌藝術的創新,鑒于此,我們將2020中國·星星年度詩人獎授予張燁女士。
圖片
頒獎儀式
圖片
龔學敏(右)、焦典、高華錦(左)
龔學敏、高華錦為中國·星星年度大學生詩人獎獲獎者焦典頒獎。
圖片
焦典發表獲獎感言
非常感謝《星星》詩刊和成都文理學院授予我“2020中國·星星年度大學生詩人獎”,這個獎項是對我莫大的鼓舞,也是一份值得長久紀念的寶貴榮譽。
圖片
羅勇(右)、耿占春、喻洪麟(左)
羅勇、喻洪麟為中國·星星年度詩評家獎獲獎者耿占春頒獎。
圖片圖片
耿占春發表獲獎感言
感謝《星星》詩刊設置這樣一個獎項,給予寂寞的事業以激勵。我把讀詩視為個人思想靈感的源泉,激活感受力與理解力的途徑,讓語言處在某種開端狀態和語義生成狀態的方法,換言之,也是防止語義固化和語言腐敗的方式。在我看來,詩讓人們保持思想、感知和語言的活力。詩歌不只是詩歌批評家的專業,而理應成為當代人文思想的一種共享資源。
圖片
阿來(右)、張燁、劉學民(左)
阿來、劉學民為中國·星星年度詩人獎獲獎者張燁頒獎。
圖片圖片
張燁發表獲獎感言
我從1965年起步寫詩,迄今已有55個年頭了。寫詩是一種孤獨、時有痛苦襲來的生涯。在漫長而寫滿滄桑的歲月里,我一直在不斷反思、修煉自己,應當純粹寫詩,淡泊名利,處變不驚。不過,當我得知自己將獲得的是《星星》詩歌獎時,我還是會激動,受寵若驚。我認為,詩是一切藝術中最富個人化、個性特色的藝術;詩是語言的藝術;詩是最接近神性的藝術。今天我站在這里,我認為這個獎不僅僅是給我個人的,也是給所有在無止境的孤獨中,數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并寫出優秀作品的詩人們的。我只是代表他們來領這個獎。我相信,我的獲獎,對這些詩人是一種激勵。因此,我本身就是一個象征。
圖片
圖片
星星詩刊
阿來致辭
圖片
阿來在總結講話中首先祝賀獲獎者,并感謝成都文理學院對《星星》詩刊的支持。他講到在中國,詩歌有著輝煌的歷史源頭和流向。詩歌作為文學體裁,在長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學的主流。當消費社會時代的到來,詩歌該如何自處,如何面對誤讀和碎片化,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他呼喚,文學創作堅持從《詩經》開頭,追尋主流文學精神的審美光芒,這樣的文學創作才有意義。
圖片
文藝匯演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