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去年以來,市發展改革委開展了“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累計收集到有價值的意見建議2000余條,其中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最受建言者關注,相關建言占26.9%。目前活動已評出評選出“金點子”10名、“好點子”20名,以及參與獎300名,獲獎者可聯系市發展改革委領獎。
建言最關注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等(小標題)
據悉,本次建言活動以“唱好‘雙城記’共繪新藍圖”為主題,首次在川渝兩地共同開展建言獻策活動。建言者廣泛分布在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層次,既有剛參加工作的新人,也有離退休的耄耋老人;既有熱心的本地市民,也有湖北、廣東等外地網友關心關注重慶發展。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言普遍聚焦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其中26.9%的建言建議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網民認為,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最大的民生。“兩群”地區市民對加快修建高鐵、高速公路的呼吁尤為強烈,希望加強“一區”與“兩群”之間、“兩群”之間互聯互通。主城都市區市民希望加快城市軌道建設運營,打造“軌道上的主城都市區”,盡快實現1小時通勤。22.2%的建言建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此類建言中40%以上關注文旅融合,體現了廣大市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市民就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業、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等提出了不少意見建議,對發展夜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提出了具體措施。15.7%的建言建議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市民重點關注收入、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希望提升收入水平,壯大中等收入群體;希望提高公辦幼兒園比例,促進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在家門口享受優質公平的教育;希望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合理布局醫療資源;希望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結構,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13.7%的建言建議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建議抓住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機遇,在醫療報銷、交通出行、公積金、政務服務等方面探索制度創新,共同推動川渝兩地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希望深化美麗鄉村和美麗城鎮建設,推動工商資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鄉”,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10.3%的建言建議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對垃圾分類、污染防治、資源節約利用、生物保護、綠色低碳發展等提出了意見建議。此外,建言者也關注改革開放、安全發展、黨的建設、政府職能轉變等,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相關意見建議在全市“十四五”規劃中得到積極吸收(小標題)
該負責人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次建言獻策活動,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對征集到的每一條意見建議都進行了梳理和認真研究,在“十四五”規劃中積極吸收。
例如,針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交通、教育、醫療、養老等焦點,“十四五”規劃綱要針對性增設專欄、增加項目,如交通項目充實了雙城經濟圈、“一區”與“兩群”和“兩群”內部互聯互通項目;教育方面明確了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項目;健康方面充實了健康保障、體育運動等工程項目;養老方面提出了市、區(縣)、鄉(鎮)、村(居)等多個層級的建設任務。有的建議針對性、專業性較強,希望對特定行業和區域給予特殊支持,將在專項規劃和區縣規劃中積極吸收。
獲獎者共330名,請聯系領獎(小標題)
重慶“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后,市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建言進行認真評選,評選出“金點子”10名、“好點子”20名(詳見獲獎名單),以及參與獎300名(由市發展改革委聯系領獎)。
請獲獎者聯系領獎。聯系人:盛老師,電話:023-67575683。請勿相信其他號碼,謹防受騙。(完)
“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獲獎人員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金點子獲獎名單
1王渝興
2代宇馳
3劉經緯、陳家風
4周文安
5莫遠明
6彭青遠、陳繼努、王方啟
7董澤明
8程燕
9程勇謀
10謝林
好點子獲獎名單
1王飛
2王建平
3劉洪喜
4許建國
5杜萍
6杜華堅
7李清波
8何清泉
9宋幸
10陳敏清
11林軼
12羅虞方
13金喜
14周峰
15周政武
16胡湘云
17倪賢秀
18徐國榮
19彭志密
20魏超飛
注:1.聯合建言者按1名計算;2.參與獎由市發展改革委聯系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