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揭曉大全 > 文案類揭曉
    《乾陵賦》、武則天生平事跡片段暨書法繪畫作品和《乾陵八景》征集評選結果公示
    信息發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8210    更新時間:2021-08-15
      “梁山陵闕美人軀,二圣同塋天下奇。云聳巨碑空少字,清風千古蕩猜疑?!苯?,歷時一年兩個月的《乾陵賦》暨武則天生平事跡片段暨繪畫書法美術作品和《乾陵八景》征集”活動評獎揭曉。52篇(首)文學作品及48幅書法美術作品獲獎,由于疫情影響,頒獎儀式、獎金和獎品發放時間另行通知。
      此次活動由中共乾縣縣委、乾縣人民政府主辦,乾陵管理處承辦,乾縣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和旅游局、縣志辦、縣文聯、縣融媒體中心協辦?;顒又荚谝劳形《雺邀惵劽型獾拿麆俟袍E乾陵,激勵國內外文史學者、文化專家、作家、書畫攝影藝術家及廣大文藝愛好者,深度挖掘乾陵歷史文化內涵,譜寫中華民族文明新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征集活動自2019年1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結束,共收到國內外應征作品711份,其中文學作品565篇(賦文252篇,詩歌216篇,散文97篇);書畫作品146份(書法作品115幅,繪畫作品31幅)。獲獎作品將陸續在乾縣人民政府網站、乾縣發布、乾陵景區網站和有關報刊雜志刊登發表,制作《獲獎作品集》,每位參賽作者將獲贈一份,獲獎作品版權歸乾陵管理處所有。
      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先生介紹說,此次主題征集活動規模宏大,作品形式多樣,總體質量較高,是乾縣乃至陜西的一場盛大文化活動,意義重大。
      組委會邀請了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作家黃建國、詩人耿翔,書法家趙熊、陳天民、劉奇偉等專家學者23人組成了評審委員會,歷時三個多月,采取盲評打分的方式,分組進行了初評、復評和終評。現將征集評選結果公示如下:
      附件:
      1、《乾陵賦》、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評審結果(獲獎作品);略
      2、武則天生平事跡片段暨書法繪畫作品評審結果(獲獎作品);
      3、乾陵八景書法繪畫、攝影、篆刻、剪紙、詩詞暨文學作品部分。
      公示時間:2021年8月13日~8月19日
      聯系人:孫小春
      聯系電話:029-35510572
      15991095655
      《乾陵賦》、武則天生平事跡片段暨書法繪畫作品征集委員會
      乾陵八景征集組委會
      2021年8月12日
      02
      武則天生平事跡片段暨書法繪畫作品評審結果(獲獎作品)
      序號
      獲獎
      等級
      作品名稱
      作者
      聯系地址
      備注
      1
      特等獎
      《題女帝武則天造像》
      蒙煜
      河北承德
      畫
      1
      一等獎
      《盛世常青》
      劉海妮
      陜西禮泉
      畫
      2
      一等獎
      《乾陵賦》
      劉慶杰
      湖北綿州
      書法
      1
      二等獎
      《乾陵之謎》
      劉守禎
      山東濟南
      畫
      2
      二等獎
      《童年之印象》
      王奎森
      山東泰安
      畫
      3
      二等獎
      《武則天造神》
      孔令韻
      廣東中山
      油畫
      4
      二等獎
      《武則天詩》三首
      張耀虎
      陜西西安
      書法
      5
      二等獎
      《行草書》對聯
      趙文華
      陜西咸陽
      書法
      1
      三等獎
      《古道春早》
      黎建存
      云南瀘西
      畫
      2
      三等獎
      《女皇賞竹圖》
      劉雷
      陜西西安
      畫
      3
      三等獎
      《固疆土》
      李瀟
      陜西延安
      書法
      4
      三等獎
      《乾陵工程建設中》
      卜憲民
      江蘇徐州
      畫
      5
      三等獎
      《乾陵賦》
      周建華
      江蘇南通
      書法
      6
      三等獎
      《武則天詩文選》
      張建儒
      陜西乾縣
      書法
      7
      三等獎
      《武則天改字》
      黃厚樺
      廣東揭陽
      書法
      8
      三等獎
      《乾陵賦》
      何倩
      減速鎮江
      書法
      9
      三等獎
      《武則天詩》
      潘春宜
      安徽安慶
      書法
      10
      三等獎
      《乾陵》
      韋天帥
      貴州貴陽
      書法
      1
      優秀獎
      《黃澤寺墨韻》
      劉培迪
      廣東廉江
      2
      優秀獎
      《乾陵初春》
      鄭旭東
      山東壽光
      3
      優秀獎
      《山道彎彎》
      劉慶雨
      山東新泰
      4
      優秀獎
      《乾陵美容師》
      唐國燕
      山東泰安
      5
      優秀獎
      《乾陵之秋》
      孫雨相
      北京大興
      6
      優秀獎
      《乾陵印象》
      陸禮鴻
      廣西賀州
      7
      優秀獎
      《一代女皇武則天》
      溫陳健
      廣東普寧
      8
      優秀獎
      《乾陵賦》
      曾盛國
      四川茂縣
      9
      優秀獎
      《乾陵賦》
      肖玉鋒
      江西太和
      10
      優秀獎
      《武則天詩》
      馬德俊
      遼寧丹東
      11
      優秀獎
      《唐享昊天樂》
      俞玲
      北京朝陽
      12
      優秀獎
      《乾陵賦古文選錄》
      王元壯
      吉林長春
      13
      優秀獎
      《乾陵賦》
      嚴劍鋒
      陜西乾縣
      14
      優秀獎
      《武則天傳》
      劉琳
      陜西西安
      15
      優秀獎
      《六宮萬國聯》
      付力
      湖南長沙
      16
      優秀獎
      《武則天生平事跡》
      裴江
      北京大興
      17
      優秀獎
      《乾陵賦》
      易中華
      江西泰和
      18
      優秀獎
      《乾陵賦》
      李萌
      廣西崇左
      19
      優秀獎
      《武則天詩》
      王麗新
      福建泉州
      20
      優秀獎
      《乾陵賦》
      米剛
      河南安陽
      21
      優秀獎
      《武則天石淙》
      劉石磊
      河南鄭州
      22
      優秀獎
      《沁園春.無字豐碑-武則天》
      朱曉偉
      河南鄭州
      23
      優秀獎
      《武則天賦》
      劉龍龍
      河南鄭州
      24
      優秀獎
      《黃山古書論一則》
      陳禮勇
      河南信陽
      25
      優秀獎
      《武則天生平事跡選抄》
      裴江
      北京大興
      26
      優秀獎
      《武則天之鐵腕政治》
      孔令韻
      廣東中山
      27
      優秀獎
      《大唐帝國》
      單雨
      山東濟南
      28
      優秀獎
      《翼馬》
      陳云輝
      新疆烏魯木齊
      29
      優秀獎
      《則天》
      貝軍
      廣東汕頭
      30
      優秀獎
      《乾陵聚雅圖》
      孫永利
      山東新泰
      03
      《乾陵八景》書法繪畫、攝影、篆刻、剪紙、詩詞暨文學作品部分
      組委會依據《乾陵八景》投稿作品,并廣泛征求相關文史專家意見,初步評選出《乾陵八景》和《乾陵十二景》(不參與評獎),最終評選結果待公示結束后予以比照評選發布。
      (一)《乾陵八景》
      1、美人仰臥
      圖片
      峰如美人醉晚晴,
      倩軀仰面臥翠坪。
      自從梁山埋武媚,
      敢向天下夸娉婷。
      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梁山,取名乾陵。梁山主峰高聳,南二峰東西對峙,渾圓似乳。
      遠觀乾陵,如美人仰臥,體態婀娜,曼妙多姿,故有"睡美人"之稱。乾陵奇特的山形與墓主人天人合一,相得益彰。這一人文與自然和諧的奇觀馳名中外,舉世無雙,令人嘆為觀止。
      2、乾陵戴帽
      圖片
      問仙無須覓蓬島,
      且看乾陵戴絮帽。
      云裁高峰如仙隱,
      一天疏雨作宸毫。
      乾陵主峰海拔1047米,突兀高聳,下沉厚壞,上接天宇,遺世獨立。豐姿綽約的乾陵主峰,晴空之下,沐日攬風,天將雨時,云纏霧繞。行云若斗似笠,遠遠望去,猶如給乾陵戴上了一頂綿軟的絮帽。這一自然景觀一直被當地人津津樂道,譽為“乾州八景“之一。且有“乾陵戴帽,長工睡覺”的諺語,乾陵曾是科技不發達時乾州人預測天氣的參照。
      3、雙乳凌煙
      圖片
      雙岫煙嵐輕似紗,
      豐乳半籠著芳華。
      高臨百仞夸姿容,
      誤作仙女乘浮槎。
      乾陵依梁山為陵,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因其渾圓似乳,亦稱乳峰。乾陵比鄰漠谷河,這一山一水,水潤山秀,山映水綠。
      漠谷河從前流水潺潺,碧波蕩漾,并有瀑流飛掛,潭澗濺玉。司馬相如在《封禪頌》中記載:漠谷河“濯濯之麟,游彼靈畤”。因為漠谷河低洼潮濕,水汽容易凝結成霧,霧沿溝壑彌漫,順黃巢溝裊裊而上,正好繚繞于兩乳峰之間。此時霧如紗如縵,氤氳飄渺,宛如仙境,而兩乳峰則像在溫泉中沐浴的仙女,影影綽綽,亦真亦幻。
      這種霧,氣象學上稱為山坡霧,此霧須潮濕空氣穩定,山坡坡度較小才能形成。故雙乳凌煙為難得一見的奇特景觀。
      4、石馬開道
      圖片
      翼馬奮蹄開神道,
      石刻千載風未凋。
      欲知帝王恢宏事,
      試來乾陵看石雕。
      乾陵兩乳峰之間通向獻殿的御道稱石馬道,道旁豎有華表,石馬(翼馬)、駝鳥、翁仲、述圣紀碑、無字碑、石獅、六十一賓王等120多尊精美石雕,被譽為“唐代露天石雕藝術博物館”。
      這些石雕,石馬列前,作昂首奮蹄,振翼欲飛狀。其他石雕左右分列,形態各具,延展千米,蔚為壯觀。
      這些石雕,沐千年風雨,見證了歲月蒼桑。石雕上斑駁的苔蘚,浸潤著風雨的洗禮,裝扮著守護帝陵的寂寞與繁華。
      5、無字述圣
      圖片
      如磐空碑風著痕,
      無字亦能述圣君。
      游人仰面讀女皇,
      功過自在世人心。
      無字碑是武則天的墓碑,高7.53米,重98.9噸。是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鑿而成的,是中國歷代群碑中的巨制。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額未題碑名,碑首雕刻了八條螭龍,鱗甲分明,筋骨裸露,靜中寓動,生氣勃勃。碑的兩側有升龍圖,各有一條騰空飛舞的巨龍,線刻而成,龍騰若翔,栩栩如生。
      碑座陽面還有線刻的獅馬圖(或稱獅馬相斗圖),其馬屈蹄俯首,溫順可愛;雄獅則昂首怒目,十分威嚴。
      碑上還有許多花草紋飾,線條精細流暢,這座無字碑歷來聞名遐邇。
      無字碑無字,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千古之迷,還待世人探究。
      6、賓王來朝
      圖片
      蕃漢疆域本一盤,
      大唐安西有于闐。
      賓王身隨二帝在,
      千年拱手不思還。
      在乾陵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有兩組石人群像,西側32尊,東側29尊,這61尊石像稱六十一蕃臣像,也稱賓王像。它們與真人身高相仿,裝束卻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領緊袖的,有披發左衽的,但全部雙足并立,兩手前拱,整齊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而他們的頭卻已不知去向。
      乾陵六十一賓王體現的正是唐朝的對外開放和民族之間的大團結,同時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協和萬邦”的世界觀。這一景象正是王維詩中所描繪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真實寫照。
      7、石獅守陵
      圖片
      圓目利爪如狻猊,
      蹲坐千載身不棄。
      不戀山林懾虎豹,
      心存大唐守二帝。
      乾陵陵園規模宏大,建筑雄偉富麗。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文獻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城內有獻殿、偏房、回廊、闕樓、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筑群多處。守護乾陵諸門的石獅,開帝王陵墓踞獅之先河,且獅子不分雌雄,形態各異,絕不雷同,是乾陵獨具特色的景觀。
      昔日乾陵的繡闥雕甍雖已坍圯,然石雕猶存,舊跡可覓。雄踞東、西、南門舊址和諸陪葬墓的石獅,守望千年,見證著昔日乾陵陵園規模的宏大與繁華。
      8、黃巢遺溝
      圖片
      當年起兵膽氣豪,
      揮師卌萬掘山坳。
      巍然乾陵常無恙,
      滿溝野菊笑黃巢。
      黃巢溝位于乾陵西側,西貫漠谷河,東接乾陵,松柏掩映,梯田縱橫,是和乾陵融為一體的自然景觀。相傳,唐朝末年天下大亂,黃巢曾經動用40萬大軍盜掘乾陵。他們把半座梁山都快鏟平了,但是依然沒找到墓道口,只好無功而返。如今,在乾陵主峰西側,有一條40多米深的山溝,傳為當年黃巢盜墓所為,被稱作“黃巢溝”。它見證了乾陵地宮幽秘,千年無恙的傳奇。
      黃巢溝春天野芳繽紛,蜂蝶銜香,秋天柿搖丹霞,紅醉山澗。游人及此,既可攬自然之勝,又可探歷史之
      (二)《乾陵十二景》
      1、美人仰臥
      圖片
      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梁山,取名乾陵。梁山主峰高聳,南二峰東西對峙,渾圓似乳。
      遠觀乾陵,如美人仰臥,體態婀娜,曼妙多姿,故有"睡美人"之稱。乾陵奇特的山形與墓主人天人合一,相得益彰。這一人文與自然和諧的奇觀馳名中外,舉世無雙,令人嘆為觀止。
      2、乾陵戴帽
      圖片
      乾陵主峰海拔1047米,突兀高聳,下沉厚壞,上接天宇,遺世獨立。豐姿綽約的乾陵主峰,晴空之下,沐日攬風,天將雨時,云纏霧繞。行云若斗似笠,遠遠望去,猶如給乾陵戴上了一頂綿軟的絮帽。這一自然景觀一直被當地人津津樂道,譽為“乾州八景“之一。且有“乾陵戴帽,長工睡覺”的諺語,乾陵曾是科技不發達時乾州人預測天氣的參照。
      3、雙乳凌煙
      圖片
      乾陵依梁山為陵,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因其渾圓似乳,亦稱乳峰。乾陵比鄰漠谷河,這一山一水,水潤山秀,山映水綠。
      漠谷河從前流水潺潺,碧波蕩漾,并有瀑流飛掛,潭澗濺玉。司馬相如在《封禪頌》中記載:漠谷河“濯濯之麟,游彼靈畤”。因為漠谷河低洼潮濕,水汽容易凝結成霧,霧沿溝壑彌漫,順黃巢溝裊裊而上,正好繚繞于兩乳峰之間。此時霧如紗如縵,氤氳飄渺,宛如仙境,而兩乳峰則像在溫泉中沐浴的仙女,影影綽綽,亦真亦幻。
      這種霧,氣象學上稱為山坡霧,此霧須潮濕空氣穩定,山坡坡度較小才能形成。故雙乳凌煙為難得一見的奇特景觀。
      4、石馬開道
      圖片
      乾陵兩乳峰之間通向獻殿的御道稱石馬道,道旁豎有華表,石馬(翼馬)、駝鳥、翁仲、述圣紀碑、無字碑、石獅、六十一賓王等120多尊精美石雕,被譽為“唐代露天石雕藝術博物館”。
      這些石雕,石馬列前,作昂首奮蹄,振翼欲飛狀。其他石雕左右分列,形態各具,延展千米,蔚為壯觀。
      這些石雕,沐千年風雨,見證了歲月蒼桑。石雕上斑駁的苔蘚,浸潤著風雨的洗禮,裝扮著守護帝陵的寂寞與繁華。
      5、無字述圣
      圖片
      無字碑是武則天的墓碑,高7.53米,重98.9噸。是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鑿而成的,是中國歷代群碑中的巨制。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額未題碑名,碑首雕刻了八條螭龍,鱗甲分明,筋骨裸露,靜中寓動,生氣勃勃。碑的兩側有升龍圖,各有一條騰空飛舞的巨龍,線刻而成,龍騰若翔,栩栩如生。
      碑座陽面還有線刻的獅馬圖(或稱獅馬相斗圖),其馬屈蹄俯首,溫順可愛;雄獅則昂首怒目,十分威嚴。
      碑上還有許多花草紋飾,線條精細流暢,這座無字碑歷來聞名遐邇。
      無字碑無字,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千古之迷,還待世人探究。
      6、賓王來朝
      圖片
      在乾陵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有兩組石人群像,西側32尊,東側29尊,這61尊石像稱六十一蕃臣像,也稱賓王像。它們與真人身高相仿,裝束卻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領緊袖的,有披發左衽的,但全部雙足并立,兩手前拱,整齊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而他們的頭卻已不知去向。
      乾陵六十一賓王體現的正是唐朝的對外開放和民族之間的大團結,同時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協和萬邦”的世界觀。這一景象正是王維詩中所描繪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真實寫照。
      7、石獅守陵
      圖片
      乾陵陵園規模宏大,建筑雄偉富麗。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文獻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城內有獻殿、偏房、回廊、闕樓、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筑群多處。守護乾陵諸門的石獅,開帝王陵墓踞獅之先河,且獅子不分雌雄,形態各異,絕不雷同,是乾陵獨具特色的景觀。
      昔日乾陵的繡闥雕甍雖已坍圯,然石雕猶存,舊跡可覓。雄踞東、西、南門舊址和諸陪葬墓的石獅,守望千年,見證著昔日乾陵陵園規模的宏大與繁華。
      8、黃巢遺溝
      圖片
      黃巢溝位于乾陵西側,西貫漠谷河,東接乾陵,松柏掩映,梯田縱橫,是和乾陵融為一體的自然景觀。相傳,唐朝末年天下大亂,黃巢曾經動用40萬大軍盜掘乾陵。他們把半座梁山都快鏟平了,但是依然沒找到墓道口,只好無功而返。如今,在乾陵主峰西側,有一條40多米深的山溝,傳為當年黃巢盜墓所為,被稱作“黃巢溝”。它見證了乾陵地宮幽秘,千年無恙的傳奇。
      黃巢溝春天野芳繽紛,蜂蝶銜香,秋天柿搖丹霞,紅醉山澗。游人及此,既可攬自然之勝,又可探歷史之幽。
      9、華表擎天
      圖片
      位于東西闕樓之間的華表,卓然挺立,如柱擎天。顯露著莊嚴肅穆的神圣氣氛!
      乾陵華表由兩塊完整的巨石雕琢而成,基座、柱身,頂座渾然一體。高8米,直徑1.12米,由雙層方形基座、覆盆蓮花柱座、八棱形柱身、仰盆蓮花頂座及圓石五部分組成。柱身刻著象征吉祥的石榴花紋,底座和頂座選擇蓮花裝飾,頂座上刻著一顆晶瑩剔透的水珠,寓意天降甘霖,風調雨順之意。
      乾陵華表不僅做工精美,也代表著唐、周兩代君王廣開言路,政績清明,更表達了君王對國泰民安的祈愿。
      10、柏城冬雪
      圖片
      乾陵古稱柏城,《資治通鑒》載:“漠谷道險狹,恐為賊所邀。不若自乾陵北過,附柏城而行。"近年來,乾陵廣植柏樹,陵區翠柏掩映,郁郁蔥蔥。
      當冬天降雪,乾陵白雪皚皚,銀裝素裹。蒼柏雪壓枝頭,翠蓋籠煙,碧枝縈縞,滿山遍野柏舞銀雪的壯美奇觀磅礴著無限生機。
      11、玄武群雕
      圖片
      玄武門為乾陵北門,現存土闕和石虎、仗馬多尊石雕。雖殘缺不全,但仍儼然列陣,屹然成群。
      經考古發現,玄武石雕群從北向南依次為三對石仗馬及牽馬石人、一對石虎及馴虎人、一對石雕動物及牽控人。其石虎為唐帝王陵中罕見的石雕。
      玄武群雕反映了乾陵昔日的規模宏大和四門的威嚴之勢。
      12、鵲臺望渭
      圖片
      乾陵依山為陵,四周修筑圍墻,城垣四面各開一門,四門外各有土闕一對。南門鵲臺位于乾陵臺階路外一公里處,曾建有闕樓,非常壯觀,是乾陵的第一道門闕。
      乾陵頭枕渭北高原,腳蹬渭河,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整個山麓林木蔥蘢,古柏參天,古代堪輿家認為,乾陵是帝王陵寢中舉世罕有的風水寶地。
      鵲臺上的闕樓雖已坍圯,但這千余年的封土堆卻依然仰觀日月經天,俯瞰江河行地,北倚乾陵,南望渭水,見證著歲月的滄桑。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好看的中文字幕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久别的草原在线影院电影观看中文 |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免费中文视频在线播放|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高清| 中文资源在线官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 2021国产毛片无码视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