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3:00,由江蘇省書法院主辦,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宣和美術館協辦的“雨山問道江蘇省書法院中青年書法家學術提名展”(隸書篇?楷書篇)網絡評審工作在江蘇省書法院創作室舉行。
經過嚴格的評審,(隸書篇)饒金龍、朱海澄、梁奇、潘旋、喬宗帥5位書家入選本次展覽,(楷書篇)吳愛國、張磊然、單公俊、朱志剛、陳亮5位書家入選本次展覽。
因疫情原因,本次評審方式改為網絡評審。在評審工作會議上,中國書協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江蘇省書法院院長李嘯向各位評委簡要介紹了江蘇省書法院近年來的主要工作,重點介紹了本次提名展(隸書篇?楷書篇)整體情況和網絡評審辦法及流程。為了確保本次評審的公平、公正,展覽評委全部由省外專家組成,他們是:評委會主任:鮑賢倫,中國書協隸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書協原主席。
委員:
韓少輝,中國書協理事、隸書委員會秘書長,山西省書協副主席、山西省書畫院院長。洪厚甜,中國書協理事、楷書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專職書法家。李明,中國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書協副主席。張志慶,中國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
秘書長:
李嘯,中國書協理事、楷書委員會秘書長,江蘇省書法院院長,省書協副主席。
圖片鮑賢倫韓少輝圖片洪厚甜圖片李明圖片張志慶圖片李嘯
本次網絡評審實行打分和調閱原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主要評審流程分三部分:
一是省書法院精心準備,提前將所有的投稿作品裝裱,拍攝高清圖片寄給評委。每位作者的3張投稿作品按序統一編號,依次為1~1,1~2,1~3……。評委收到高清圖片后,既能把握投稿作品的整體情況,也可審閱作品細節。
二是在評審過程中,對評委提出的需要調閱查看投稿原件的(遮住姓名,顯示編號),現場對作品進行高清攝像,并將之發到評審群內,以便評委綜合考慮作品整體效果后打分。
三是各位評委按照最高分10分,最低分7分(保留小數點后一位)的要求,對每位作者作品分別打分。按照分數高低排序,確定前10名為入圍作者。
其中,前5名確定為入展作者。
圖片
評委會秘書長李嘯宣讀評審辦法及流程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評審現場
圖片
(隸書篇)入展作者名單:
饒金龍、朱海澄、梁奇、潘旋、喬宗帥
圖片
(隸書篇)入圍前10名作者名單及分數:
饒金龍(46.2分)
朱海澄(45.1分)
梁奇(45.1分)
潘旋(44.2分)
喬宗帥(43.5分)
周建明(43.2分)
秦臨安(43.1分)
惠聰穎(43分)
蘇險峰(42.9分)
王潤松(42.5分)
圖片
(楷書篇)入展作者名單:
吳愛國、張磊然、單公俊、朱志剛、陳亮
圖片
(楷書篇)入圍前10名作者名單及分數:
吳愛國(45.4分)
張磊然(44.6分)
單公俊(43.5分)
朱志剛(43.4分)
陳亮(43.4分)
陳鵬(43.1分)
張飛(43分)
張亞明(43分)
王潔(42.8分)
尹敏(42.5分)
評委感言
鮑賢倫(評委主任):
這次應江蘇省書法院之邀,參加“雨山問道一一江蘇省書法院中青年書法家學術提名展”隸書篇、楷書篇的評審,突出感受到:
一.江蘇省中青年書法家的創作實力比較強,送審作品水平也較齊整,是書法強省的陣容。
二.江蘇省書法院策劃這個學術提名展項目,對于進一步打造江蘇省拔尖中青年書法家人才隊伍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打造國內一流省級書法院的創新作為,也給全國書壇有所啟示。
三.線上評審作為非常時期的一種工作方法,確實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
韓少輝(評委):
55歲以下的作者是當代書法創作的生力軍。江蘇省中青年書法家學術提名展的作者無疑體現了這一點。作者們的路子正、書風純、技法高。無論楷隸書,都能恪守傳統經典而又能博采眾長,出新寫我,非??少F,無愧書法大省、強省風范。
線上評審盡管看不到作品原貌,但由于時間充裕,給評委提供了反復審讀、比較、權衡的空間。特殊時期催生了新的評審辦法,江蘇省書法院創新評審模式,值得推廣和借鑒。
每位作者3件作品參評,固然可以綜合考量作者的能力,但參差不齊或湊書體情況必然發生。難以體現代表書家的代表作品,即精品工程(意識)。孫過庭、楊凝式等許多大師一件作品已經不朽。
洪厚甜(評委):
這次非常有幸參加江蘇省書法院的精英推薦的這樣一個活動的評審。在隸書、楷書組里邊,我們真正看到了江蘇省的人才眾多和實力雄厚。他們基礎扎實,對傳統的挖掘,理解有深度有高度,而且這種深度和高度是一個群體性的。通過這次評審,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到江蘇省書協、江蘇省書法院在這么多年,江蘇省書法的發展上面,深耕和引導引領、培養人才、提升人才、推出人才上所做的努力,真的是很有感觸,江蘇不愧是全國的書法大省,也是全國書法領軍的一個省份。尤其是這次江蘇省書法院設計的這次活動,可以說是在方方面面都有一個非常學術化的考慮和安排,非常科學。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的這種網上的評審,可以說也是一個拓展,也是一個創新。在后勤方面,保證方面,他們做了很多細致的基礎的工作,包括將每個作者的高清晰的作品掃描和尺寸的標注,包括方方面面的這種設計,可以說是既規范又科學,又合理又學術。我覺得應該給江蘇省書法院點贊。
李明(評委):
有幸參加“雨山問道——江蘇省書法院中青年書法家學術提名展”隸書篇、楷書篇的評審。因疫情原因采取了網上評審的方式,可見主辦方既審時度勢,又敢于創新。
接到主辦方寄來的高清作品圖片后(主辦方為公平公正,每件作品都隱去作者姓名),我對每件作品都作了認真審看,反復多遍。從形式至內容,包括尺寸大小、材質效果,然后制定自己的評審標準和尺度,最后按照評審流程和要求打出分數。
通過評審有幾點感受:一是主辦方工作細致,評審流程設置合理,公平、公正。二是參評作者創作態度積極,水平很高,且實力較為整齊,體現了江蘇書法群體的風貌和實力。三是從評委打分上看,評審結果非常統一,打分非常精準。四是參評作品不乏精彩之作,有些作者頗具活力和潛力,法趣兼得,之后的展覽令人期待。
張志慶(評委):
江蘇省書法院提名展,雨山問道,線上評審,雖不得已,但亦為新法,評委時間充足,作品可以看得更仔細。最終全體評委評后結果公布,前十名,與吾所選前十名大致相合。
隸書得分高者為風格突出、著力喧情者;其次為功底深厚、略有情趣而不失典雅者??瑫梅指哒邽椴痪蟹ǘ榷⒁莩錾瘢湔彭崜涿嬲?。
隸書、楷書,法為必備之能,而佳者重在達意,彰個人之思,顯古韻之情;得法在心,出之不拘工拙,而風韻尤在字里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