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辦好省運會、爭創文明城、展示新形象”有關工作部署,講好南平“福”文化故事,提升我市“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助力文旅強市建設。由南平市委網信辦主辦,大武夷新聞網、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協辦的武夷山水杯“尋福、見福、送福”金點子網絡征集活動和“#福在南平”抖音話題活動圓滿結束。
此次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網民的積極響應、熱情參與,武夷山水杯“金點子”網絡征集活動征集作品30篇,“#福在南平”抖音話題活動播放量達2000多萬次,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PART.01
武夷山水杯“金點子”網絡征集活動
入選作品10篇
1.茶百戲(視頻)
2.朱子送福(圖文)
3.看建陽非遺文化里的“福”文化!(視頻 圖文)
4.十二生肖福字墻,打造“福文化”的網紅打卡地“百福小區”(視頻)
5.“福見武夷 好山好水”海報(圖片)
6.“福”見武夷(視頻)
7.創新網絡模式,讓“福”文化活動精彩升級(文章)
8.南平市“福”文化發展的一些建議(文章)
9.創新思路,多措并舉,全力打造南平武夷山“福文化”福地!(文章)
10.定義“福”文化節慶活動,深度挖掘文旅資源(文章)
NO.1
茶百戲
茶百戲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力。是液體表現字畫的獨特藝術形式,由于茶湯顯現紋理豐富自然靈動,同時,在同一茶湯可以變幻圖案多次。
茶百戲以其獨特表現力表現了中華藝術的意境美、線條美和朦朧美,其新穎獨特的表現力特別適于表現中國傳統風格的山水花鳥圖案,對觀眾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適于游人觀賞、品飲、體驗,適用于各種接待和大型慶典活動,可以提高茶產業的附加值和文化旅游的檔次。
NO.2
朱子送福
一.朱子送福
福,是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樸素的表達,也是中國民間內涵最為豐富、感情最為飽滿的祝愿。底圖為刻于福州烏山的朱子手書“福”字,為省內現存最大的“福”字摩崖石刻之一。
朱子肯定物質層面的幸福,同時,更強調幸福來源于精神道德層面的圓滿。圖中夫子、孩童、祥云、海潮、銅錢、元寶等各種元素,既有表達物質豐富的意思,也強調人們“內心的富足與篤定”。
2022年是農歷虎年。虎者,百獸之王,被百姓尊為瑞獸。“虎”“福”諧音,預示今年是有福之年,幸福之年。
二.有福春聯
下圖兩幅春聯中的上下聯均為朱子所作,其中“忠孝持家遠,詩書處世長”體現了朱子對家風建設的主張和精神富足的追求,故創作團隊在此基礎上加上同樣體現精神富足的橫批“厚德載福”,形成了完整的春聯。“水云長日神仙府,禾黍豐年富貴家”是朱子贈與友人的對聯,表達物質富足的美好的祝愿,故制作團隊在此基礎上加上了同樣體現物質富足的橫批“五福臨門”,形成了完整的春聯。在春聯中,主創團隊還加上了三個卡通的朱子形象,分別蘊含著“福”“祿”“壽”的意涵,作為吉祥如意的象征。
三.三福典故
以下的三幅圖片是制作團隊參考朱子的至理名言和故事所制作的,通過卡通的形式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崇尚“平安”“仁德”“為善”等精神品格和道德主張。
1.平安是福
朱子在《五朝名臣言行錄十之二》中曾說過一個故事“(安定先生)得家書,見上有平安二字,既投之澗,不復展讀 ”,這個故事是指大儒安定先生年輕苦讀之時,收到家書,一見家書上的”平安”二字,即將家書丟入書院旁邊的山澗,不再關心其他“瑣事”。
圖中老虎以慵懶平穩的姿態趴在地上,孩子則穩穩地站在老虎的身上寫著福字,因老虎的平穩得以安穩的寫下福字,寓意著“平安是福”。
2.仁德是福
朱子在《大學章句》中提出“仁者散財以得民,不仁者亡身以殖貨”,其釋意為:仁德的人布施錢財來得到民心,不仁德的人拼命去增殖財貨。有仁德的人,講究道德修為,自然是德高望重,會贏得人們的敬佩,福也就自己找上門來了,不講德行的人,到哪里都不受歡迎,福也就離他而去。做人要以德為貴,正所謂:“厚德才能承載萬物”德到才能福到。而上圖中朱子旁散布著的金銀珠寶寓意為“散財”,只有將財用來幫助他人,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而朱子腳下的金銀珠寶則體現了只有仁德的人才能聚財。
3.為善是福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出自《朱子家訓》,意思是善事再小也應該做,惡事再小也不能做。圖中朱子給老虎療傷,同時老虎也投來感激之情,表達朱子“仁民愛物”的思想。
NO.3
看建陽非遺文化里的“福”文化!
建本雕版印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黃行忠
第一個福是圓形的,以前古代房子器皿上都有裝飾的福,最古老的、寓意最深的銅錢福。
第二個福是帶馬字形狀的,意在福馬上就到。
第三個福,是康熙皇帝的天下第一福,寓意多子多孫多田多福多壽。
第四個福,是民間流傳最廣的,老百姓時常家里都張掛的福。
第五個福,整個福字外面包個連理枝,上面一個蝙蝠,中間兩條魚,表示年年有余,底下還有一個金元寶。這也是融入建本雕版的一種方式,有圖有文。
自2017年書坊鄉建本文化展示館正式對外開放起,黃行忠作為傳承人就在這里向前來參觀的游客展演建本雕版印刷這一非遺技藝。古代建陽出版的書籍被稱為建本,書坊鄉可考的刻書堂號就有300多家,如今康寧古街上仍然保留著許多古建筑,建本文化展示館所在的進德修業堂以及楠木廳等建筑都有“福”元素,這些都成為了黃行忠的創作靈感來源。
書坊是建本之鄉,書坊康寧古街民居民宅很多,包括石雕、木雕的各種寓意的福字,這次會萌發雕刻五個福,也是對書坊建本文化發展的一種祝福,特別我們是福建人,也有一個福字。馬上過年了,刻這五個福,祝福書坊、祝福建陽、祝福大家越來越好。
近年來,書坊鄉堅持“紅色為魂、墨色為韻、綠色為本”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建本休閑游、紅色研學游、生態養生游等“三色書坊”精品旅游線路。目前,康寧古街上設有建本文化展示館和體驗館,讓參觀者沉浸式感受“雕版印刷”文化。黃行忠創作的五“福”迎春作品將在建本文化展示館展出,今后游客來到這里就可以自己動手印“福”字。
NO.4
十二生肖福字墻
打造“福文化”的網紅打卡地“百福小區”
NO.5
“福見武夷 好山好水”海報
NO.6
“福”見武夷
NO.7
創新網絡模式
讓“福”文化活動精彩升
“福”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實施,近兩年需要考慮到線上線下結合的問題。在設計“福”文化宣傳矩陣的時候,就需要設計好吸粉的策略和工具;在宣傳推廣的過程中,要讓更多的人關注并進行傳播,盡可能促成擴散式傳播的效果,另外,也為“福”文化也是為制造新聞和爆點的最有效的方式;在“福”文化活動舉辦前期,需要啟動預報名,時收集市民、消費者、參與者信息;“福”文化活動舉辦期間,可以借助直播、簽到、抽獎、投票、答題、紅包、游戲等一些線上互動的方式,盡情地投入到“福”文化的氛圍當中;最后,在“福”文化活動活動結束之后,還需要收集活動參與者的反饋,并發布下一次“福”文化活動的預告,讓粉絲群體能夠持續關注而不掉線。
目前大部分年輕民眾對互聯網的依賴和熟悉程度都非常高,線上互動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且線上互動的技能也都非常高,所以今年的“福”文化的策劃與實施,一定不能忽視互聯網這個更加廣闊的空間。當然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都需要給民眾和“福”文化參與者一種超預期的體驗。體驗為王是目前這個時代的活動設計原則和活動特征,甚至要設置了專門的體驗官,為了打造更好的市民或客戶體驗。其實對于“福”文化活動來說,也迫切需要體驗官,要切實站在民眾的角度,持續收集民眾和消費者的問題和預期,持續地加以改進,并進行適當的活動設計、服務設計和活動設計,以獲得民眾的最佳體驗,從而保持“福”文化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
爭取政府支持。當然,在策劃“福”文化時,如果活動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時候,則往往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或者公共服務的支持,那么就需要走另外一條路徑了,也就是爭取政府的支持,這個會相對復雜一些。目前比較容易獲得政府支持的項目一般都具有幾個特征:一是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能夠傳播地方文化,并且符合主流意識形態;二是能夠促進地方產業的發展,“福”文化是能夠集聚相關的產業資源,推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三是能夠代表城市名片,塑造城市形象,或者有很大可能吸引上級政府的領導參加。我們可以看到,“福”文化活顯然是符合以上三個特征的。
NO.8
南平市“福”文化發展的一些建議
文化建設是“福”文化發展的重要環節,要提升南平市“福”文化形象,不能沒有文化的滲透和支撐。從南平市“福”文化的實際情況出發,筆者提出十五個建議對南平市“福”文化進行形象提升。
一句“福”文化廣告口號:面向全社會征集一句特色鮮明、形象生動、寓意深刻、認知度高的南平市“福”文化宣傳口號,獲獎口號在地方的媒體上、在黃金時段播出,讓口號深入人心,叫響南平市“福”文化形象。
一首歌曲:面向全社會征集一首體現南平市“福”文化的歌曲,耳熟能詳,優美動聽,唱響南平市“福”文化。
一套電話卡:聯合電信部門,把南平市“福”文化的形象設計成為精美的圖像,然后制作成為一套南平市“福”文化電話卡、手機卡,“打”響南平市“福”文化。
一個標識:面向全社會征集一個反映南平市“福”文化特征的標識,把獲獎標識統一印刷在南平市“福”文化員工的名片上,讓獲獎標識成為認識南平市“福”文化的途徑。
一套郵品:把南平市“福”文化資源設計成為一套高品位的郵品,包括紀念信封、南平市“福”文化紀念郵票等,讓這些郵品寄向五湖四海,成為流動的南平市“福”文化宣傳畫。
一個“福”文化Flash:現在是網絡宣傳時代,南平市“福”文化的宣傳手段也要與時俱進,所以我建議制作一個南平市“福”文化宣傳Flash,Flash做得生動有趣,鼓勵人們關注南平市“福”文化,Flash內容力求做到令人過目難忘,然后上傳到互聯網上供網友觀看和下載,讓南平市“福”文化的宣傳在網上得到精彩的演繹與傳播。
一首彩鈴:制作一首宣傳南平市“福”文化的手機彩鈴,把彩鈴設置在工作 電話機上與工作人員的手機上,同時上傳到互聯網上供手機用戶下載,讓彩鈴以一傳十、以十傳百,大力宣傳南平市“福”文化。
一本“福”文化手冊:編制一本包含南平市“福”文化簡介,概括各個方面信息的手冊。將涉及“福”文化的知識印在上面,免費贈送給群眾。
一個大使:邀請一個文體影視明星、本地名人,作為南平市“福”文化的形象大使,代言南平市“福”文化,以名人效應打造“福”文化文化品牌。
一個南平市“福”文化網站,開辟南平市“福”文化門戶網站。長年長期有獎征集南平市“福”文化發展的問計獻策活動,以主題論壇的形式為南平市“福”文化的發展出謀獻策,推動南平市“福”文化的發展。
一次“福”文化知識競賽,充分運用網絡、電視媒體宣傳。
一個“福”文化博客:以互聯網為平臺開設一個南平市“福”文化的網絡博客,通過網絡博客來與網民進行溝通互動,為南平市“福”文化的發展打造宣傳效應。
一條“福”文化熱線,為群眾提供“福”文化助力!
一批“福”文化宣傳短信,讓群眾了解南平市“福”文化知識。
一個“福”文化宣傳周,集中進行南平市“福”文化宣傳。
NO.9
創新思路 多措并舉
全力打造南平武夷山 “福文化” 福地!
為打響福建“福”文化品牌,提升南平“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本人特地提出“創新思路、多措并舉,全力打造武夷山‘福文化’福地”的幾點建議,具體建議如下:
一、結合歷史和地方志,深入挖掘南平市和武夷山有關“福文化”的民間記載,民間記憶,結合地方名勝古跡,講好“福文化故事”。為“尋福”找到歷史之源,增強說服力和品牌聲譽。
二、結合地方名勝景觀,打造“見福”的人文景觀,采用文學,書法,雕塑、漫畫,戲曲、以及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全力打造“見福”景觀與“見福”地標。
三、邀請全國知名文創專家,文學家,詩人、戲曲家,影視名人,網紅等,創作有關“尋福、見福,送福”的文創作品和藝術作品,全方位地營造南平武夷山的“福地”濃厚氛圍。
四、開發“福產品”文旅產品,可在農產品上打上“福”字,制作 “桃木福劍”,孝心“福壽禮盒”、“福文化叢書”,從衣,食,住,行、娛等多個角度,開發“福文化”相關的文旅產品。
五、開展“福文化”論壇或“福文化書畫展”,舉辦“福文化旅游節”。
六、推出暖心的“福文化”手機短信,微信,以及各類宣傳溫馨提示,增強人們對南平的美好印象。
七、引導“祈福文化”積極健康發展,從正能量的角度,由此及彼,倡導為個人祈福,為友情祈福,為社會祈福,為國家發展祈福。傳達美好祈愿,增強前行的信心和勇氣。
八、在武夷山風景區用美麗的綠植和鮮花拼成巨型“福”字,并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
九、在武夷山風景區開辟“夫妻祈福園”,為夫妻祈求生兒育女,為祈求夫妻恩愛等增加溫馨場所。
十、舉辦城市地標“福文化”燈光秀。
十一、重點打造南平“福文化產品”基地品牌,拉長產業鏈條,一步步做大做強。將“尋福、見福、送福”作為一整體來策劃,營造南平福地,打造幸福人間,增強人們來此的幸福體驗感和愉悅感。獨樹一幟,讓“福”文化成為南平的一張靚麗名片!
總之,只要創新思路,多措并舉,全力打造南平武夷山“福文化”福地,就一定能夠有力促進南平文旅業發展,也就一定能夠為南平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NO.10
定義“福”文化節慶文化活動
深度挖掘文旅資源
首先普及一下節慶活動的范圍。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文化節慶活動都是旅游節,或者旅游文化節,依托文化現有的資源,舉辦能夠吸引人氣的活動,比如油菜花節、杜鵑花節、燈光節等等,這些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節慶活動內容本身就是旅游產品,游客就是沖著文化的特色資源去的,比如油菜花節,大家是沖著油菜花去的;杜鵑花節,大家是沖著杜鵑花去的;燈光節,大家是沖著創意的燈光去的。當然,這些都沒有問題,也是屬于節慶活動的范圍。
在南平舉辦“福”文化節慶活動,可以包括各類娛樂性、觀賞性、體驗性的活動,也可以包括內舉辦各種類型的展覽、會議、比賽等,只要是能夠集聚更多人氣的活動,都可以認為是節慶活動。比如舉辦臘八節、美食節等,還可以舉辦自行車比賽、吃西瓜比賽、自拍比賽、短視頻比賽等,甚至還可以舉辦相應的論壇活動,比如在地質博物館舉辦相關的地質論壇,在康養場所舉辦康養體驗大會等等,都可以認為是文化的節慶活動范圍。
再舉一個例子,在山東壽光,舉辦了蔬菜博覽會,讓壽光這個沒有任何旅游資源的城市,依托蔬菜博覽會讓壽光變成了全國知名的生態農業旅游城市。另外,有許多地方都舉辦過龍蝦節,但最出名的要數江蘇盱眙和湖北潛江的龍蝦節了,依托龍蝦節,開發了相應的以龍蝦為主題的旅游,比如龍蝦美食之旅、龍蝦玩樂之旅、龍蝦游學之旅等旅游線路。咱們都知道,蔬菜和龍蝦都不足以成為旅游資源,但通過舉辦相應的節慶活動,都能夠讓地方的旅游變得更具特色和競爭力。
由這些例子容易想到,節慶活動對于文化的價值,可以幫助旅游文化和旅游目的地聚集大量的游客、增加經濟效益、塑造特色的旅游品牌。
除此之外,節慶活動還有另外兩個功能:一是在當下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業遭遇重創,因為新冠病毒的疫苗尚未研制出來,其傳染性還將會持續存在,游客的恐慌情緒短時間不會完全消除。在這種情況下,旅游文化要想盡快恢復人氣,一定要幫助游客重建進入文化的信心,當然舉辦有大量游客參與的節慶活動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所以在疫情恢復期,節慶活動一定能夠幫助游客重振信心,讓游客更加融入到“福”文化活動中。
節慶活動的另一個功能是留住人才。目前絕大多數活動地都不是在市區,不在中心區有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就是留不住優秀人才。我們知道,有一個留人的方式叫成就感留人,如果讓優秀人才每天都做著重復的不太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那么確實很難能夠留得住,但如果通過某種方式,讓員工有發揮自己能力并讓其獲得成就感的機會,那么優秀人才就會更容易留下來。在旅游文化策劃、創意并舉辦節慶活動,操盤手和參與者需要接觸非常多的行業性資源,同時在執行落地的過程中,員工有更多施展才能的機會。當一個節慶活動從一個想法開始到落地成功之后,操盤手和參與者能夠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自己就有過這種體會,這種成就感會上癮,而且當這樣的節慶活動經常性地舉辦之后,能夠讓越來越多的有能力并愿意接受挑戰的員工,愛上這個工作,從而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所以說,節慶活動能夠幫助南平留住專業人才。
小結:節慶活動對于旅游文化的價值,包括集聚活動人氣、增加經濟效益、塑造旅游特色,還可以重振游客信心,留住優秀的人才。
文化節慶活動策劃的關鍵在于,按照通常的理解,地方文化、文化資源等是策劃文化節慶活動的基礎,當然,地方文化和文化資源,對于文化節慶來說非常的重要,但并不一定是必需的。旅游文化的節慶資源非常豐富而且廣泛,這里主要講兩點。
第一點是借助相應的節日來策劃節慶活動,除了少數民族的節日,一年365天,能夠用來策劃節慶活動的、并且有一定含義的各種節日就有超過200個,相當于不到兩天就會有一個節日,我們很容易就會忽略這些重要資源,比如說在今年的三月份,就有3月1日(國際海豹日)、3月3日(全國愛耳日)、3月5日(驚蟄、學雷鋒紀念日)、3月7日(女生節)、3月8日(婦女節)、3月12日(植樹節)、3月14日(白色情人節、國際警察日)、3月15日(消費者權益日)、3月17日(中國國醫節、國際航海日)、3月20日(春分)、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世界森林日、世界詩歌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國際氣象日)、3月27日(世界戲劇日)等,這些節日都有很好的意義,是可以用來策劃節慶活動的。全年的這類節日資源非常多,就看怎么去進行策劃與利用了,而每個節日都可以作為節慶活動策劃的基礎。
第二點節慶資源,是各類產業資源。這類資源就更多了,每個市州、每個區縣都有自己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這里就需要借力了,不要認為能夠吸引游客的只有旅游資源,其實有許多資源都舉辦吸引人氣的能力,比如山東壽光的蔬菜博覽會就吸引了全國的蔬菜產業鏈的人員;洛陽牡丹文化節,不僅僅吸引了觀光游客,而且還吸引了牡丹產業鏈的行業人士;邵東五金機電展,吸引了全國五金機電行業人士。
在南平,“福”文化極具特色,可以說很容易以此文化主題打造文化節慶活動或文化產業,可以圍繞這些產業來進行節慶活動的策劃,這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獲得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吸引這個產業鏈上的相關人士,拉升文化的人氣。
PART.02
“#福在南平”抖音話題活動
最熱排行入選賬號20名
@鄉愁
@黃良陟
@鄉村建和
@浦城攻略
@葉光年
@丁丁看邵武
@一句嘴
@lonest8000
@姚姚
@第三橋邊
@晶晶樂道
@心如秋水不沾塵
@才子哥
@光澤縣融媒體中心
@阿亮
@古鎮小子
@山里人小敏
@大美南平
@邵武生活網
@閩北龍譚
本次活動的獎品由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入選作品將在大武夷新聞網、網信南平、武夷山水等網站和公眾號上刊發。
中共南平市委網信辦
2022年5月30日
https://mp.weixin.qq.com/s/tWxKk1ubyYEV_rsW5rhs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