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第34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在線上舉行。20種作品榮獲大獎及提名獎,同時產生了1位特別貢獻獎、1位杰出作家獎和2位華語新人獎。
2022年12月26日下午,第34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頒獎儀式以線上方式如約而至。今年,“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主辦方通過一系列舉措,在擴大品牌傳播力、影響力上進行了新的探索。
吸引更多作品參與賽事,作品征集數量創歷史新高
今年,主辦方進一步完善評獎工作機制,優化獎項設置。邀權威專家、學者和專業人士組成廣泛、專業的評委團隊,進一步提升評審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引進新的專業團隊,負責文學獎征集評獎工作的具體實施;將征集范圍進一步擴大至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出版的中文兒童文學作品。
新增“華語新人獎”,更好體現陳伯吹老先生倡導的“園丁”精神,廣泛發現、培育新人新作;將原來的兩類年度作品獎更名為“最佳文字獎”“最佳繪本獎”,更精準體現對精品佳作的重視;將單篇類作品的評選納入“最佳文字獎”評選范疇。
本屆文學獎共征集到作品1149部(篇),數量比去年翻番,參評社會觸達面、個人參與度、作品數量均創陳獎開辦以來歷史新高。參評“最佳文字獎”的作品中,既有長篇佳作,也有短篇精品;既有表現當下現實題材的成長小說,也有挖掘歷史題材的歷史小說;既有現實主義小說,也有幻想小說,還有科幻小說,乃至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散文。
“最佳繪本獎”的參評作品種類豐富,形式多樣,題材新穎,文化多元,閱讀年齡覆蓋面廣。既有多點并列的藝術呈現,也有貫穿主線的故事敘述;既有純視覺的創意表達,也有將哲思融匯于形象的精心創構;既有暗流涌動的情感表現,也有豐富系統的知識傳達。
經過中外評委認真閱讀和嚴謹評選,20種作品最終脫穎而出,榮獲大獎及提名獎。同時,經過征集評選辦公室推薦和評審組委會審議,產生了1位特別貢獻獎、1位杰出作家獎和2位華語新人獎。
因在兒童文學創作領域取得了優秀成果,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凱特·迪卡米洛榮獲本屆文學獎“杰出作家獎”;中國資深繪本畫家蔡皋因在中外兒童文學交流、推廣和發展等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榮獲本屆文學獎“特別貢獻獎”。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瑜、蒙古族兒童作家索南才讓榮獲本屆文學獎“華語新人獎”。
陪伴更多孩子美好成長,持續擴大文學獎品牌影響力
今年,寶山積極推進品牌宣傳推廣,全面提升品牌的顯示度、影響力。在頒獎儀式上,主辦方首發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插畫系列中小學生作業簿”,從原創插畫展歷屆優秀作品中精心挑選18幅插畫作品印上了寶山區中小學生統一作業簿的封面,希望通過美育進課堂,讓更多的兒童在優秀插畫作品的熏陶中,擴展國際視野,增強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茁壯成長。
同時,儀式上還啟動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數字典藏館”建設,元宇宙等新技術將在不久的將來讓文學獎這一國際性文化品牌插上數字經濟的翅膀,不斷努力跨圈突破。
另外,寶山還持續開展了貫穿全年的系列活動,“筆尖上的童心”第8屆陳伯吹兒童文學創作大賽全面升級,征集作品3100余篇,參評作品數量將較往年翻番。先后推出陳伯吹童書屋特別版、“誦讀經典·點亮童心”2022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經典作品誦讀比賽等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累計吸引數萬青少年,讓閱讀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最美的滋養。
向更多人講述中國故事,推動文學獎走向全球
創立于1981年的“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作為中國連續運作時間最長、獲獎作家最多的文學獎項之一,至今已累計產生獲獎作品494部,累計獲獎作家408位。2014年提升為國際獎項后,累計參評國家超過50個,參評的海外作品數量超過1300部。一大批講述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中國精神、獨具中國風格的獲獎作品,大步走出寶山、走出上海、走出國門,讓全世界更多的孩子們了解中國文化、品味中國味道,讓世界讀懂中國。
下一步,寶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講好中國故事和推進上海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指示,對標國際安徒生文學獎,增強文化自信自強,助力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進一步加快推進“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IP開發,豐富文創產品體系;進一步探索打造“上海兒童文學教育試驗區”,凸顯兒童文學教育功能,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進一步提升“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全球影響力,將把“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作為與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節、國際郵輪濱江文化帶并駕齊驅的三大國際性文化品牌之一,對標上海文化十大品牌活動,不斷加大全球推介力度,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東西方童話”作品,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
第34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獲獎名單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MpZSjQegPNW8EAcrtfS5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