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來了!
綜合投票排名、查重結果和集體評審
“人才智慧·惠人才”
中山人才工作“金點子”征集活動
前十名結果出爐啦!
2022年11月發起征集
獻策人數達189人
2023年1月1日開啟
累計投票數近25萬
恭喜以下獻策人獲獎!
也感謝所有參賽者
對中山人才工作提出的
寶貴意見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
本次活動排名前十的選手
他們有哪些“金點子”吧 ↓↓
(以下選手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以市人民醫院為例
提出加強我市醫學領域人才引育的建議
劉婉瑩
為加強我市醫學領域人才引育,建議如下:
1.加強醫學人才培養規劃,合理提升薪資待遇。建議我市醫院完善醫學人才培養規劃,合理安排薪資分布,避免出現前期報酬高,后期待遇未跟上的問題。市相關部門在醫學人才落戶、配偶工作解決、子女教育方面也應給予相應政策支持;
2.大力提升我市醫院“醫教研”水平。建議加快我市醫療機構科研平臺建設,在火炬、翠亨等高新技術開發區建立高技術、高水平生物實驗室,大力發展我市醫療科研水平。
傾心引才,才能留住人才
黃曉健
1.如何跟隨時代的發展從而吸引人才(大學生所關心的-所想要的-所想去的-所想了解的)
2.如何利用好自身的優勢長處留住人才(利好政策-地理位置-發展潛力-福利與優化-民政聯合-互惠互利)
3.如何防止人才流失,穩固加大人才工作推進與發展(走出一條全新而又靈活充滿光榮性的初心道路)
人才的票子和圈子
黃鎮
深中通道將于2024年通車,中山與深圳實現半小時城市圈。一方面中山如何吸引深圳科技創新企業,另一方面如何不被便利交通虹吸人才,急需破題。本文結合深圳和青島人才發展環境評價報告相關成果,提出企業第一性,人才第二性,人才跟著企業走,不能脫離企業談人才。以及票子和圈子對人才都重要,要把人才當做整體實施引育培留兩個觀點。從擴大激勵范圍、全力招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投入更多扶持資金和引導基金,引導企業研發,新引進項目在監管合同中明確科技和人才指標,和人才服務實行市場化供給五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建立融智制度
融聚更多人才智慧為中山服務
余芳紅
中山在采取有效措施招才引才留才的同時,筆者建議,中山建立在外中山籍人才智庫、退休人才智庫、打造相關產業人才智庫以及就某個具體問題以有獎征集的形式獲取智慧支持等多項融智制度,以融聚更多人才智慧為中山發展服務,從而讓中山獲得更好的發展。
發揮中山市特聘人才引領作用
莫遠明
加強組織管理,把特聘人才納入中山英才計劃;開展資政建言,以特聘人才為核心組建中山高端人才智庫;堅持一人一策,為特聘人才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清單;推行科學評估,為特聘人才發揮引領作用創造良好氛圍。
好的平臺助力人才有所建樹
楊舒影
1.開展社科課題研究:開放政府人才申報社科聯課題通道,搭建交流平臺,鼓勵跨部門聯合申報,定期發布體制內“調研主題”。
2.發表論文、調研報告:論文納入人才評定標準,鼓勵參加學術會議,通過論文宣傳中山發展成果。
解決人才引入后家庭遷移問題
吳紅菊
制定人才子女插班政策,匹配人才公寓或住宅,組織老年人活動。按人才等級設置優先級,解決人才小孩讀書,匹配合適的住宿環境,提升人才家里老年人歸屬感和成就感。通過安撫人才家人保證人才引入及留住無后顧之憂。
建設流轉公寓提升中山魅力
章邦洪
在高鐵站、地鐵站、汽車站等處建立大學生流轉公寓,讓非本地戶籍、來中山就業的大學生感受溫暖。七天免費住宿,配置洗衣機、冰箱、電視、吹風機、空調以及wifi等,開發公寓流轉小程序,或者在政務APP開辟專門欄目。
打造校企合作新平臺,制定領頭羊發展計劃
集中創業人才開辟小微創特社區
劉海濤
未來發展人才各種配套的措施,設立專門的人才服務部門。讓人才引進更為輕松,建立免費的人才公寓,打造校企合作新平臺,開展好各類招聘類活動,制定領頭羊發展計劃,建立高端人才庫,集中創業人才開辟小微創特社區。
發展壯大“新中山人”群體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唐朝香
結合市情,對“新中山人”予以準確定義。在全市范圍內評選核定,登記造冊,賦予身份。成立“新中山人”協會,強化引領。設立管理機構,制定管理制度,加強管理和培養,聚才納新,為中山發展增添活力。
再次恭喜上述獲獎選手
人才港工作人員將會
聯系獲獎的獻策人
請留意電話或信息
持續關注
想知道中山有什么利好人才政策
想了解更多中山人才招聘資訊
請持續關注“中山人才”微信公眾號
中山國際人才港
一個為全世界人才量身定制的美麗港灣
歡迎你的到來!
https://mp.weixin.qq.com/s/Kfj2V73LqzvXwsg8OGhV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