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增強企業員工工傷預防意識,提升工傷預防能力,有效降低工傷事故發生率,惠州市應急管理局特面向全市企業及社會組織開展工傷預防安全宣傳作品征集活動,通過廣泛征集設計類、視頻類宣傳作品,激發企業和員工參與工傷預防工作的積極性,營造全社會關注工傷預防的良好氛圍。
01
活動主題
強化工傷預防,筑牢安全防線
02
活動時間
即日起至7月30日18時截止
03
作品類別
(一)設計類:涵蓋海報、漫畫、長圖、宣傳手冊(單頁)等形式,以直觀生動的視覺形象,精準傳遞工傷預防知識與理念。
(二)視頻類:包含微電影、動畫短片、公益廣告、科普短視頻等類型,要求內容完整,具備較強的故事性與教育意義。
(三)書畫類:通過書法、繪畫作品,以傳統藝術形式聚焦工傷預防主題,傳遞安全生產理念。
04
參與對象
全市各企業職工、社會公眾
05
作品要求
01
設計類
海報:以簡潔明了、富有沖擊力的視覺語言傳達工傷預防信息,尺寸為(600mm×800m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色彩模式為CMYK。
漫畫: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和形象,普及工傷預防知識,單幅或多格漫畫均可,單幅尺寸不小于A4(210mm×297m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色彩模式為CMYK。
宣傳手冊(單頁):內容完整、邏輯清晰,涵蓋工傷預防的關鍵要點,手冊尺寸建議為A5(148mm×210mm),單頁尺寸建議為A4(210mm×297m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色彩模式為CMYK。
02
視頻類
涵蓋微電影、動畫短片、公益廣告、科普短視頻等,時長1至3分鐘,要求內容完整,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教育意義,視頻格式為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過300-400M,分辨率不低于1080P。
03
書畫類
1.書法作品:字體不限,內容需緊扣工傷預防主題,傳遞積極向上的安全理念。作品尺寸不小于四尺對開(約34cm×69cm),不超過六尺整張(約97cm×180cm),豎幅、橫幅均可,無需裝裱。書畫類作品需將原件郵寄至指定地址,無原件參賽無效。
2.繪畫作品:畫種不限(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均可),作品需圍繞化工、工貿企業工傷預防主題,展現安全場景或傳達安全警示。作品尺寸不小于A3(297mm×420mm),不超過六尺整張(約97cm×180cm),油畫作品需自行裝裱外框,其他畫種無需裝裱。
04
創作要求
所有作品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科學準確,無虛假誤導信息,積極傳播工傷預防正能量。作品應圍繞化工、工貿企業工傷預防主題,依據《企業職工工傷事故分類標準GB6441》中明確的20類工傷事故常見類型,注重實用性與指導性、兼具趣味性與藝術性,創新表達形式,增強視覺吸引力和傳播力。
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我們從多個關鍵維度出發,將企業工傷事故細致劃分為20類,呈現如下:
一、基于物理傷害方式的分類
1.物體打擊:
這是在工作場所中,因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產生運動,意外撞擊人體而導致的傷害。
例如,建筑工地上的工具、材料從高處掉落,擊中下方的工人;工廠內貨架上的物品滑落砸傷路過的員工等。其特點是傷害發生突然,致傷物往往是具有一定質量和硬度的固體物件。
2.機械傷害:
當機械設備的運動部件,如旋轉的軸、齒輪,往復運動的活塞、沖頭,以及切割的刀具等,直接與人體接觸并對其造成損傷時,即為機械傷害。
常見于各類加工制造企業,如機床操作人員的手部被卷入運轉的齒輪,紡織工人的頭發被卷入紡紗機等。此類傷害往往伴隨著嚴重的軟組織撕裂、骨折甚至肢體截斷等后果。
3.起重傷害:
在起重作業過程中,由于起重機的故障、操作不當、吊具損壞或被吊物體的失衡等原因,引發重物墜落、碰撞、擠壓等情況,從而對作業人員及周邊人員造成傷害。
例如,起重機在吊運重物時,因吊繩斷裂導致重物砸向地面的指揮人員;或是在起重臂旋轉過程中,碰撞到附近的建筑物,致使碎片飛濺傷人等。起重傷害通常發生在建筑施工、港口裝卸、大型設備制造等行業,其傷害程度往往較為嚴重,可能導致多人傷亡。
4.車輛傷害:
企業內的機動車輛,如叉車、貨車、廠內客車等,在行駛、作業、停放過程中,因碰撞、碾壓、刮擦、翻車等意外事件,致使人員傷亡或車輛損壞。
常見的場景包括叉車在倉庫內倒車時撞倒行人,貨車在廠區道路上轉彎時因速度過快側翻,壓壞路邊的設施和人員等。車輛傷害不僅威脅駕駛員自身的安全,還會對周圍的行人和其他作業區域造成潛在的危險。
5.高處墜落:
指作業人員在高處作業時,因未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如未系安全帶、安全繩斷裂、腳手架搭建不穩固、臨邊防護缺失等原因,從高處跌落至地面或較低平面而遭受的傷害。
建筑施工中的外墻粉刷工人從腳手架上失足墜落,電力維修人員在電線桿上作業時意外滑落等,都屬于高處墜落事故。此類事故發生頻率較高,且傷害程度通常較重,往往會造成骨折、顱腦損傷等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6.坍塌:
建筑物、構筑物、堆置物、土石方等因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差、結構老化、外部荷載過大或受到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等因素影響,發生倒塌、塌陷,從而掩埋、擠壓作業人員,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例如,年久失修的廠房在暴雨后發生屋頂坍塌,正在車間內作業的工人被掩埋;或是在深基坑開挖過程中,由于支護結構失穩,導致土方坍塌,將坑內的施工人員埋壓等。坍塌事故具有突發性和毀滅性,救援難度較大,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
7.觸電:
作業人員在接觸電氣設備、線路時,因電氣設備絕緣性能不良、線路老化破損、違規操作(如濕手操作電氣設備、未切斷電源進行檢修)等原因,導致電流通過人體,造成電擊傷。
輕者可能出現肌肉痙攣、灼傷、呼吸困難等癥狀,重者可導致心跳驟停、昏迷甚至死亡。觸電事故在各類企業中都有可能發生,尤其是在電力、電子、機械制造等行業,電氣設備和線路密集,觸電風險更高。
8.灼燙:
人體接觸到高溫物體、火焰、高溫液體、蒸汽、強酸堿等具有腐蝕性的化學物質,從而導致皮膚、組織的灼傷和燙傷。
例如,鋼鐵工人在冶煉過程中被飛濺的鋼水燙傷,化工工人在操作過程中不慎被濃硫酸濺到身體上等。灼燙事故不僅會造成身體表面的傷害,還可能引發感染、休克等并發癥,嚴重影響傷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9.淹溺: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涉及水域作業(如水上運輸、漁業養殖、水利工程施工等)或存在積水區域(如礦井下的透水事故、城市下水道作業等)時,作業人員因意外落入水中,無法及時自救或得到救援,從而導致溺水窒息死亡。淹溺事故往往發生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中,一旦發生,救援難度較大,死亡率較高。
二、基于環境因素引發的事故分類
1.火災:
由于企業內部存在易燃、可燃物質(如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油漆、溶劑等),在遇到明火、電氣火花、高溫物體、自燃等火源時,引發燃燒并迅速蔓延,形成火災。
火災不僅會直接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和高溫輻射,對周邊環境和人員造成二次傷害。常見于化工、紡織、木材加工、倉儲等行業,火災事故的發生往往與消防安全管理不善、消防設施不完善、員工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等因素有關。
2.透水:
主要發生在礦山、地下工程(如隧道施工、地鐵建設)等地下作業場所。
由于地質條件復雜、水文地質情況不明、探放水措施不到位、排水系統故障等原因,導致地下水涌入作業區域,淹沒巷道、工作面等,造成作業人員被困、溺水死亡。透水事故是礦山開采中最嚴重的災害之一,具有突發性強、救援難度大、危害后果嚴重等特點。
3.冒頂片幫:
在地下礦山開采過程中,由于頂板巖石的穩定性較差、支護結構不合理或失效、采礦方法不當等原因,導致頂板巖石發生垮落、坍塌,形成冒頂事故;而側壁巖石的片落則稱為片幫事故。
冒頂片幫事故不僅會掩埋作業人員,造成傷亡,還會破壞采礦作業面,影響正常生產。此類事故的發生與礦山地質條件、開采技術、安全管理等因素密切相關,是礦山安全生產的重點防范對象。
4.瓦斯爆炸:
在煤礦井下開采過程中,由于煤層中含有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當瓦斯濃度達到爆炸極限(5%-16%),遇到火源(如電火花、放炮火焰、摩擦火花等)時,就會發生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會產生高溫、高壓和強大的沖擊波,摧毀井下的通風系統、巷道、設備和人員,引發煤塵爆炸和火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預防瓦斯爆炸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首要任務,需要采取嚴格的瓦斯監測、通風、防治火源等措施。
5.火藥爆炸:
在民用爆破器材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由于火藥、炸藥等爆炸物品的性質不穩定、受到撞擊、摩擦、高溫、明火等激發能量的作用,或者由于生產工藝不合理、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
火藥爆炸事故具有瞬間釋放巨大能量、破壞力極強的特點,不僅會對現場人員和設施造成毀滅性打擊,還會對周邊環境產生嚴重的影響,如引發地震、火災、空氣污染等次生災害。
6.鍋爐爆炸:
工業鍋爐作為企業生產中的重要熱能設備,如果在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維護、檢驗等環節存在缺陷或違規操作,如鍋爐超壓運行、安全附件失效、水質不良導致結垢過熱、受壓元件腐蝕損壞等,就可能引發鍋爐爆炸事故。
鍋爐爆炸會產生強大的沖擊波和高溫汽水混合物,對鍋爐房及周邊建筑物、人員造成嚴重的傷害和破壞,同時還會引發火災、燙傷等次生災害。
7.容器爆炸:
企業中使用的各種壓力容器(如儲氣罐、反應釜、氣瓶等),如果在選材、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維修等過程中違反相關標準和規范,導致容器強度不足、安全裝置失效、超壓超溫運行、腐蝕破裂等問題,就有可能發生容器爆炸事故。
容器爆炸事故的危害程度取決于容器內儲存的介質性質、壓力、溫度以及容器的容積和爆炸能量等因素,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等嚴重后果。
三、其他類別事故
1.中毒和窒息:
作業人員在生產過程中,接觸到有毒有害物質(如工業毒物、有害氣體、粉塵等),通過呼吸道、皮膚、消化道等途徑進入人體,導致中毒;或者在有限空間(如礦井下的采空區、通風不良的地下室、密閉的儲罐等)作業時,由于氧氣含量不足、有毒氣體積聚等原因,造成窒息。
中毒和窒息事故的發生往往與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不善、通風系統不完善、個人防護用品配備不足、員工安全意識淡薄等因素有關。此類事故對人體的危害較大,輕者可能導致身體不適、功能障礙,重者可危及生命,且中毒后的救治難度較大,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和專業的醫療治療。
2.其他爆炸:
除了上述明確分類的爆炸事故外,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還可能發生其他類型的爆炸事故,如可燃粉塵爆炸、纖維爆炸、蒸汽云爆炸等。
這些爆炸事故的發生原因和機理較為復雜,通常與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工藝條件、操作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例如,在糧食加工、飼料生產、金屬打磨等行業,由于粉塵濃度達到爆炸極限,遇到火源就可能引發粉塵爆炸事故;
而在一些化工生產過程中,由于蒸汽泄漏、積聚并與空氣形成可燃混合氣,在遇到火源時也可能發生蒸汽云爆炸。其他爆炸事故雖然發生的概率相對較低,但一旦發生,其危害后果同樣不容忽視,可能會對人員、設備和生產設施造成嚴重的破壞。
3.其他傷害:
這是一個兜底性的類別,涵蓋了除上述19類事故以外的其他所有工傷事故情況,如滑倒、絆倒、跌倒等意外事故導致的摔傷;因工作壓力過大、長時間工作疲勞等原因引發的職業性疾病(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精神疾病等);在工作場所受到動物攻擊、自然災害(如雷擊、臺風、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傷害)等
雖然這些事故的發生原因和表現形式較為多樣,但同樣需要企業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強安全管理和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
通過對企業工傷事故的這20類詳細分類和深入分析,我們能夠更加全面、系統地了解各類事故的特點、發生原因和危害后果,從而為企業制定針對性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提供有力的依據,有效預防和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企業的穩定發展。
上下滑動查看20類工傷事故常見類型
作品需為原創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不得包含商業廣告,不得侵犯第三方權益。入選作品將納入惠州市工傷預防宣教資源庫,主辦方有權在官方平臺展播及用于宣傳培訓,創作者享有署名權,主辦方不再另行支付費用。
05
活動流程
(一)作品上報(7月5日至7月30日):各單位廣泛宣傳發動,通過多方征集、設計創作等方式選送優秀作品。參與者可通過“惠州應急管理”微信公眾號菜單欄活動入口,將作品上傳至活動線上平臺(書畫類作品需拍攝高清照片或掃描件上傳,照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掃描件格式為JPG或PDF),并詳細填寫作品相關內容與說明。作品上傳時間于7月30日18時截止。
線下郵寄:將書畫原作郵寄至指定地址(郵寄前需確保作品包裝完好,避免損壞)。
郵寄地址: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三新路惠州日報社25樓2503
郵政編碼:516000
聯系電話:0752—2859267
郵寄截止時間:2025年7月30日18時(以郵戳或物流簽收時間為準)。
注意事項:郵寄時請在包裹外注明“工傷預防安全宣傳作品征集活動+書畫類+作者姓名+聯系方式”,并隨附作品說明紙質版(包括作品主題、創作理念、作者信息等)。
(二)初審(7月31日至8月5日):主辦方單位組織人員根據投稿要求,對投稿作品進行初審。
(二)網絡評選(8月6日至12日):初審入選作品可在“惠州應急管理”微信公眾號菜單欄活動入口進行網絡投票,每人每天可投10票(同一個作品不能超過5票)。網絡投票數量前三名的作品獲得網絡人氣獎,網絡投票分數占總分值20%。
(三)專家評審(8月12日至15日):主辦單位將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集中評選,評選根據活動分組別進行,專家評選分數占總分值80%。
(四)結果公布和宣傳展播(8月20日至30日):評選結果將在“惠州應急管理”微信公眾號上公布。
獲獎作品將分批分類在惠州應急管理局官方微信公眾號、惠州日報、惠報新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線上展播。
部分獲獎作品將在線下展覽,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06
參與方式
微信投稿
關注“惠州應急管理”公眾號
方式一:
點擊下方導航欄【應急動態——作品征集】進入投稿頁面,按照要求填寫信息,并提交內容。
方式二:
點擊下方小程序進入投稿頁面,按照要求填寫信息,并提交內容。
07
獎項設置
01
設計類:
一等獎(1名):獎金3000元+證書;
二等獎(2名):獎金1500元+證書;
三等獎(3名):獎金500元+證書;
網絡人氣獎(3名):投票數前3名,紀念品+證書。
02
視頻類:
一等獎(1名):獎金8000元+證書;
二等獎(2名):獎金5000元+證書;
三等獎(3名):獎金3000元+證書;
網絡人氣獎(3名):投票數前3名,紀念品+證書。
03
書畫類:
一等獎(1名):獎金3000元+證書;
二等獎(2名):獎金1500元+證書;
三等獎(3名):獎金500元+證書;
網絡人氣獎(3名):投票數前3名,紀念品+證書。
來源:惠州市應急管理局
https://mp.weixin.qq.com/s/9y-OdyfR3z5AwLzDMeXk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