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民族文化網絡文學創作論壇暨第二屆石榴杯征文頒獎典禮”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
此次活動由國家民委所屬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和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指導,閱文集團和天成嘉華文化傳媒主辦。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發表視頻致辭,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民委原副主任羅黎明等領導與主辦單位負責人、專家學者和作家代表參與活動。
現場揭曉了第二屆石榴杯征文活動的獲獎名單。本屆石榴杯以“籽籽同心字字傳情”為主題,經專家顧問團、影視平臺推薦及嚴格評審,《7號基地》《月亮在懷里》《畫春光》《國民法醫》《黜龍》《誰不說俺家鄉美》《擎翼棉棉》《合喜》《小千歲》《乘風相擁》等10部網絡文學作品獲得“優秀作品獎”,并將被收錄入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當前,民族文化已成為網絡文學的重要創作源泉,在科幻、歷史、現實、都市、仙俠等不同題材的作品中得到豐富演繹。以本屆石榴杯為例,科幻題材作品《7號基地》將熱血玄幻的內核與星際文明的科幻世界觀相結合,書寫人類文明的探索歷程;現實題材作品《誰不說俺家鄉美》講述扶貧干部在豫西山區帶領村民種植連翹脫貧致富的故事,展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的精神與力量;歷史題材作品《黜龍》圍繞著“龍”的話題,用人物的成長蛻變歷程書寫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
網絡文學講好民族故事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評價稱,從獲獎作品中看到了美麗的山川、豐富的歷史底蘊和火熱的生活。他進一步表示,文學藝術要更好地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把各民族情同手足的歷史和現實,把共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天的偉大史詩,展示的無比的燦爛和美好。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羅黎明認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要用無數體現中國文化特色的優秀作品去吸引人、打動人、感染人。他勉勵廣大創作者把握時代脈搏,創造出更多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又能弘揚正能量的優秀作品。
“共通的血脈、歷史與情感,是民族故事超越時代的力量之源”,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程武表示,立足于中華文化認同,網絡文學以它的創新活力,展現出了各民族文化的多彩切面,“這種獨特而又共通的文學面貌,正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生動寫照”。
第四屆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獲得者“意千重”來自云南,其新作《畫春光》以宋代瓷器文化、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說到創作靈感來源,意千重表示一直喜歡中國傳統瓷器,2012年就想為它撰文,“網絡文學擁有大多數讀者喜聞樂見的理解方式和閱讀習慣,對實現全民閱讀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所以用網絡文學的方式書寫民族文化,也有助于讓更多的讀者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到民族文化,熱愛民族文化?!?/span>
民族IP傳承中華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石榴杯吸引了眾多已成名的白金大神作家參與。其中,閱文集團白金作家囧囧有妖繼《恰似寒光遇驕陽》獲首屆石榴杯獎項后,憑借現實題材作品《月亮在懷里》再次摘得“優秀作品獎”,成為唯一的連續兩屆獲獎的網絡作家?!对铝猎趹牙铩肪劢罐r業扶持與鄉村振興主題,也入選了中國作家協會2022年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選題名單。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遍單奈嗣缱?、畬族、彝族、蒙古族等10多個少數民族的作家投身網絡文學創作,誕生了《彩云微光》《草原有座蒙古包》等優秀作品,反映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緊密聯系和各民族在當代團結進步的社會面貌。
如今,網絡文學已成為數字文化產業重要的內容源頭。中國版權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與發展報告》顯示,網絡文學的IP全版權運營影響了游戲、影視、動漫、音樂等合計約3037億元的市場,占數字文化產業市場規模的近40%。
據了解,首屆石榴杯13部獲獎作品中已有近八成授權IP開發,包括出版、有聲、動漫、周邊衍生品等多種形式,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其中,《恰似寒光遇驕陽》已完成漫畫改編,并在韓國網絡小說及網絡漫畫服務平臺Naver Series上線,成為該平臺2021年人氣漫畫排名前十的作品;《神藏》繼改編成漫畫后,閱文還邀請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擔當項目顧問,將其進一步改編為動畫作品。此外,《神藏》和《大訟師》還成為首批入藏大英圖書館的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再次顯示了網絡文學正成為一種重要的當代文化現象和內容產品。
石榴杯征文活動評選和IP開發的過程,也是發現和培育作家、打造民族IP生態鏈的過程。不到兩年時間,石榴杯培育的優秀作品就借助多元內容形態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弘揚民族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贏得了海外用戶的情感共鳴,展現出民族IP的巨大潛力。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AF6Ofjj4T_Jdv0tBpdPW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