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宣傳展示大通豐富的生態資源、濃厚的歷史文化、豐碩的發展成果,以及大通人民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中共大通縣委宣傳部、大通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開展了“一城山水·大境通達”主題歌詞征集活動。
征集啟事在“文明大通”微信公眾平臺發出后得到了全國各地詞作家的支持,共收到來自全國18個省、41個市(縣)的136首投稿作品。大通縣文聯組織初選后,委托青海省音樂家協會對初選入圍作品進行了終審。
青海省音樂家協會組建了評審委員會,成員有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青海省音樂家協會主席、作曲家蒼海平,青海省文聯文評中心主任、教授賈一心,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青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王金銳,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青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作曲教授、博士、作曲家王海龍,青海省編劇、詞作家、青海省文化館群眾文化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館員魯占奎。經評審委員會認真評選,從歌詞內容、意境、譜曲要求等方面綜合考慮,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首,二等獎2首,三等獎3首,優秀獎10首。青海西寧、內蒙古赤峰、湖南衡陽、青海大通、黑龍江哈爾濱、山西太原、安徽舒城、云南保山、云南楚雄、黑龍江大慶、江西九江、青海湟中、山東青島、山東招遠、遼寧新賓等10個省、15個市(縣)的19位作者獲獎。
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青海省音樂家協會主席、作曲家蒼海平對活動進行了點評。他認為本次活動征集的歌詞作品的整體質量很好。作品無論從內容,形式方面都反映出了近幾年來大通縣在民族團結進步、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這是大通縣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歌詞征集活動,應征作品的投稿者中,既有年過7旬的長者,也有“00后”的年輕人;既有大學教授,也有自由職業者;有專業人士,也有普通愛好者。應征作品既傳達了公共文化和藝術普及的內在精神力量,也體現了每一位參賽者對大通的認同和熱愛。本次征集活動,不僅宣傳展示了大通城市形象,對傳承大通人文精神,打造大通對外形象品牌,增強大通文化自信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https://mp.weixin.qq.com/s/55W9HXQbDvNIooMPqtW3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