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鎮《關于征集青山鎮集鎮境內四座大橋命名的方案》發布后,經征集投稿,青山鎮共收到260余人,共900余條大橋名稱建議。經過初選,專家評審和終選三個環節,最終確定四座橋梁的擬用名稱,現將采納情況公示如下:
擬用名稱:迎水寺大橋
作者:金梅
涵義說明:
1號橋東北側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該寺廟初建于光緒二十年,因面迎淮水而習慣性地被人們稱為“迎水寺”。站在橋上,觀橋下河水靜靜流淌,聽寺中晨鐘暮鼓飛韻,宛若置身仙境。迎水寺是青山鎮極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片,為弘揚青山鎮的傳統文化,故以迎水寺大橋命名。
擬用名稱:流波大橋
作者:程先超
涵義說明:
1957年響洪甸水庫建成,流波人民聽黨指揮,聽從的偉大號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舍小家為大家,流波古鎮遂沉水底。現在的青山鎮是當年的移民群眾一路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所新建的。為紀念流波移民群眾所做出的的貢獻,故以流波大橋命名。
擬用名稱:明玉橋
作者:匿名
涵義說明:
1932年10月,由于鄂豫皖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失利,紅四方面軍主力從大別山區向西轉移。革命烈士王明玉堅持留下斗爭,參加了赤南縣委高開文領導的一路游擊師,后被捕在青山鎮抱兒山村犧牲,年僅十九歲。為紀念革命烈士王明玉,故以明玉橋命名。
擬用名稱:西淠河大橋
作者:李則武
涵義說明:
西淠河從青山鎮境內穿境而過,是人們熟知的地標性河流,以西淠河命名大橋,不僅體現了橋梁所在地西淠河的地域特色,還體現了橋梁橫跨西淠河這一屬性特征。具有鮮明的識別性,故以西淠河大橋命名。
公示期自即日起5個工作日,即10月29日至11月3日,凡對上述公示有異議者,請及時與青山鎮文化旅游辦聯系。
聯系人:陶玉麟
聯系電話:0564-2702601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tAcdYJfedVt4H-ZULwxV1Q